:: 设为首页 ::
:: 加入收藏 ::
新华网北京频道 >> 特别关注 >> 密云灯展特大恶性事故全程追踪  
 
  
 【
相关评论

   ·密云事故警醒完善应急机制

    ·密云事故暴露公共危机管理中的“软肋”
    ·谁该为北京密云灯会事故负责?


 
密云事故暴露公共危机管理中的“软肋”

       北京频道     稿件来源:红网

  2月5日晚7时45分,北京密云县密云公园中发生了严重的游人踩踏事故;这场恶性事故造成了37人死亡、15人受伤。

  谁也没想到,就在元宵节之夜会发生如此惨剧;原本热闹喜庆的迎春灯展竟然会夺走37条活生生的生命——他们当中大多是女性与孩子!

  事故原因并不复杂:元宵节观灯游人骤增造成密云公园人员拥挤,一游人在公园桥上不慎摔倒,引起身后游人拥挤踩踏,最终酿成37死15上的悲剧。

  事故发生之后,中央领导马上做出重要批示,北京市领导亲赴现场指挥部署,各单位部门火速救援;政府部门在事故发生之时回应如此迅捷,这说明政府对于突发危机事件的处理能力已经今非昔比。但是,我认为,这场恶性事故仍然暴露出当前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中存在的一个极大“软肋”,即缺乏对危机预防与危机准备的足够重视。

  发生在去年的SARS危机让我们切身体会到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重要性,但我们对于公共危机管理的理解还有失片面;在不少人眼中,成功的公共危机管理只是意味着在危机事件爆发之后政府有关部门能够及时应对。殊不知,当代公共危机管理的精义在于危机预防与准备。

  根据国际经验,当代的公共危机管理应该是一个由危机预防、危机准备、危机回应与危机恢复四部分组成了循环;危机预防与危机准备意味着采取前瞻性措施预先减少危机发生的概率与降低危机的可能危害,危机回应与危机恢复则指在危机爆发之后采取措施缓解危机的破坏力并减少损失。当代危机管理的实践证明,随着危机可能危害性的日益膨胀,危机预防与危机准备已经成为公共危机管理的重中之重,越来越多的国家选择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用于危机预防与危机准备,力求未雨绸缪地防患于未然。

  密云踩踏事故虽然是突发性的,但却是可以预见到的。此次密云灯展从正月初十开始,2月5日元宵节之前平均每天的游人数为3000左右,而元宵节当天游人数突破3万;事故发生地点彩虹桥既长又窄,最窄处不过3、4米;人数骤增十倍加上彩虹桥特殊的路况,便大大增加了踩踏事故的发生概率。问题是,元宵节游人增加应该是可以预见的,彩虹桥的路况是可以勘察的,踩踏事故也并非百年一见的稀罕事;但为什么有关部门没有预先想到人员拥挤可能造成踩踏事故呢?答案很简单:有关政府部门根本没有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的意识,他们更不会知道该实现采取什么样的危机预防与危机准备措施。

  事实上,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每当举行由众多公众参与的大规模文化娱乐活动,政府中的突发事件管理机构都会事先采取措施(如安排疏导人员、增设临时通道、准备消防急救设备等等),防范因为人员拥挤可能发生的种种突发性危机事件。而在我国,春节、元宵节这样的传统节日往往是大规模文化娱乐活动密集的时期,也是踩踏等类似突发事件的高发时段;相比之下,我们的危机预防与准备工作则显得远远不够。

  我总在想,如果密云有关方面在举办灯展活动的同时做足防范工作,事先多了解一下展览现场的状况、多增加一些疏导人员、多安排一些临时通路、多准备一些急救设备,或许这场恶性踩踏事故就不会发生。

  然而,悲剧终究是发生了,死去的人终究不能在活转过来,若干个家庭的悲剧已经终究无法挽回。痛定思痛,我只能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吸取此次惨痛的教训,及时消除危机预防与准备这个公共危机管理中的“软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推荐给朋友:
 
 
新 华 网 检 索

 
· 春节特刊——喜庆连年贺新春
· 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
· 北京从亚运会到奥运会的巨变
· 平安夜新华社记者与首都交警共站一班岗
· 保留传统民居——四合院挂牌
· 甲A大幕落下 十年风雨回顾
 

本网站所刊登的新华社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均为新华通讯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大街18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65223198 E-mail:bjpd@xinhuanet.com

制作单位:新华通讯社北京新闻信息中心  新华网北京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