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8月11日电(刘文敏 毕尚宏)日前举行的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上发布了包括“人工智能驱动下的钢铁质量全流程智慧管控应用”等“北京数字经济十大标杆应用”,集中展示了北京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示范成果。
据了解,“人工智能驱动下的钢铁质量全流程智慧管控应用”是首钢推进智能制造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场景。通过构建基于AI机器视觉的智能视觉体系及钢铁行业质量管控知识图谱等,推动钢铁制造从人工“经验驱动”到智能“模型驱动”全流程智慧化升级,有效提升了生产控制精度和质量追溯能力,生产线运转效率提升21.2%,产品缺陷减少35%,高端钢材销量显著提升。
作为首钢钢铁业全流程智能化体系中的关键工序,北京首钢冷轧薄板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首钢冷轧”)以其深度集成的数智化场景,成为这一标杆应用的生动注脚。
走进首钢冷轧位于北京顺义的厂区,数智化图景在各环节清晰铺展:无人驾驶天车精准调度,机器臂高效完成精细操作,各项工艺参数在管控中心大屏实时呈现……
首钢冷轧首席工程师李凤惠介绍,钢铁行业作为流程制造业,首钢冷轧搭建了覆盖订单质量设计到客户服务全环节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依托云边系统架构,构建多个数字化场景,赋能业务变革,并且确保“数出同源、快速共享”。同时,通过知识图谱将行业的经验规则数字化,形成知识底座,开发了10个应用场景,实现制造风险自动识别、动态预警和智能推送应对方案,深度挖掘数据价值,将“事后管控”转变成“事前、事中管控”,提升质量管控能力。“我们可以将其看作一个非常有经验的工程师。”李凤惠说。
据悉,首钢冷轧的数字化转型坚持“业务人员主导”,项目由业务人员牵头梳理需求,联合IT人员共同制定方案,组织开发、上线测试和迭代优化。“智能制造的核心仍是制造,智能化是赋能手段,数字化应成为业务人员新的工作内容。”李凤惠表示,人工智能技术将极大变革传统的业务管理模式,深度应用于钢铁行业全流程生产优化、质量提升、设备管理、供应链与市场协同、绿色低碳等方面,实现效率和效益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