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7月19日电(记者田晨旭)傍晚时分,你是否也曾有与漫天霞光不期而遇的惊喜:或是将天空染成“暖暖的金色”,或是将“粉色的涟漪”铺满漫天的“画布”……美不胜收的晚霞,被许多人称为“夕阳对天空的浪漫告白”,一旦出现便成为“刷屏”社交媒体的气象景观。而在近期的北京,晚霞预测已成为天气预报的一部分,成为傍晚时分发送到公众手头的“浪漫预报”。
随着近年来北京市大气污染治理不断深入,空气质量不断改善,蓝天白云、落雪晚霞等气象景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抬手一拍、随手一发”成为流行于社交媒体上的记录习惯。然而据气象部门介绍,不同于大多数其他气象景观,晚霞常常是“可遇不可求”的。
记者从气象部门了解到,在日落前后30分钟左右,阳光会被空气中大量的尘埃、水汽等散射,形成色彩。如果夕阳东部有合适的云层分布,云体也会染上艳丽的颜色,这种彩色的云霞就被称为晚霞。
然而,晚霞虽美,形成的气象条件却比较苛刻。首先,日落前后,上游(西部方向)要有比较充足的光线,天空中有合适的云层分布。其次,大气透明度必须达到优良的水平。因此,“夕阳常有而晚霞不常有”,许多晚霞爱好者只能选择“守株待兔”,时常还会扫兴而归。

图为“气象北京”微博的截图。
据了解,为了给公众提供一份精准的“赏霞指南”,北京气象部门利用专业设备和气象数据进行预测,于每日傍晚时分在其官方微博、微信等渠道推出“今日晚霞观赏等级预报”。依据它,感兴趣的公众便可以寻找合适契机,一赏大自然的“创作”。
以7月18日傍晚发布的“今日晚霞预报”为例,气象部门分别介绍了当天傍晚的天气状况、晚霞的观赏等级和最佳观赏时间。其中,观赏等级为一级,即有轻微霞,天空中余晖轻染。而当天傍晚的天气情况为云量较少(<10%),落日余晖泼洒,形成柔和光晕。此外,当天日落时间为19:40,最佳观赏时间为19:20至20:10,此时太阳高度角低,光线斜射云层……

图为“气象北京”微博的截图。
此外,气象部门还会在预报中穿插一两首关于晚霞的诗歌与几张晚霞的图片,并邀请公众通过“随手拍”分享北京各处的美景。每到晚霞出现的时候,气象部门的微博与微信便成为了“晚霞摄影作品集”。
“现在我每天都会留意下晚霞预告,根据预计时间去‘迎一迎’它,记录身边的美好,也希望能把这份浪漫分享给更多人。”热爱摄影的北京市民刘晓灵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