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北京市统计局的最新统计显示,2002年北京市的投资、财政、金融景气状况保持平稳。
据业内人士介绍,2002年北京市的投资、财政、金融景气状况与工业、商业及外贸领域的形势变化不同,投资、财政、金融等多数领域的景气状况相对稳定。
从投资领域看,2002年北京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14.3 亿元,比上年增长18.5%。投资增长的动力仍以房地产开发(占54.5%)为主,房地产投资额比上年增长26.
2%,增幅比全社会投资高7.7个百分点。从投资领域的总体情况看,景气度相对稳定,景气信号一直保持绿色灯号。值得注意的是,投资领域景气状况保持稳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按历史数据测算,GDP对投资的弹性达0.75,远高于对消费的弹性,这意味着投资的变化会明显地影响到经济增长速度。从作用机制分析,投资需求的增加在前期会直接带动建筑材料等相关行业的生产;而在后期,像住宅之类的投资“产品”又会带动装饰材料、灯具、五金配件、厨房设备等行业的生产。因此,投资需求的变动不仅直接关系到本行业的景气状况,也对相关行业的景气状况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北京市经济连续4年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速,投资的贡献非常大。
从财政领域看,2002年北京市地方财政收入继续保持近年来的快速增长势头,全年实现一般预算收入534亿元,比上年增长25.9%。
其中,营业税227.8亿元,增长25.6%;增值税66.7亿元,增长13%;个人所得税61.3亿元,增长21.4%。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为积
极财政政策的顺利实施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2002年,北京市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625.5亿元,比上年增长21.4%。其中,基建支出63.8亿元,比上年增长29.9%;企业挖潜改造、教育事业、卫生经费支出的增进也均在两位数以上。
从金融领域看,2002年,北京的金融运行比较平稳,金融机构存、贷款及现金收支均保持协调增长。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15392.7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为9230.8亿元人民币,二者分别比2001年末增长25.9%和27.7%;金融机构现金收、支分别比2001年末增长15.3%和15.8%。从资金需求情况看,中期流动资金贷款年末余额比2001年末增长36.6%;居民个人短期、中长期消费贷款分别比2001年末增长61.6%和58.9%。这些数据表明,北京市企业经营状况在不断改善,居民消费观念在日益更新。
从具体监测指标的景气状况看,2002年,北京市财政收、支的景气曲线均处于快速增长区域,居民储蓄、银行贷款的景气曲线则一直在绿灯区域向前延伸。这说明,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及效果在预警监测结果中也有充分体现。在2003年中,如果二者的良性互动机制继续发挥作用的话,必将对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起到积极而重要的促进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