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康有为在此领导"戊戌变法"--南海会馆

 

   新华网北京9月30日电(新华社记者 李煦 孙晓胜) 南海会馆在中国历史书中占据一席之地,是因为十九世纪末那场著名维新变法运动――"戊戌变法"。

  占地4410平方米的南海会馆,始建于清道光四年(1824年),光绪八年(1882年),康有为来京参加会试至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康有为都曾住在这里。 整个故居坐西朝东,并列四组院落。康有为当年就居住在故居内北跨院的中间院子里,当年院子中有7棵树,故康有为称其为"七树堂"。有一条廊子,长廊壁间嵌着摹刻苏东坡观海棠帖片石。院中北屋样子象条小船,窗上镶着色玻璃,故康有为称之为"汗漫舫"。康有为曾在"汗漫舫"写过许多诗文并与维新派多次策划变法方案。

  1895年4月,当时的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时,康连夜起草了万言书,并发动1200多名各省的举人,联名到都查院投递。即历史上有名的"公车上书"。康有为还曾在会馆内创办报刊《中外记闻》,成立粤学会、保国会,强烈宣传变法维新。"戊戌变法"失败后,康由此出走香港。变法维新运动失败时,"戍戌六君子"之一的康广仁就是在南海会馆被捕走的。

  如今,康有为故居尚存重要石刻《南海会馆碑记》等,仍吸引游人前去怀古追昔。

编辑:齐雄

[关闭窗口]

 
本网站所刊登的新华社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新华通讯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电话:(010)65132992 广告:(010)65223198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西街18号 邮编:100006
制作单位:新华通讯社北京分社·北京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