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新闻
 

非典危重病人与死神抗争的秒秒分分

 

  新华社北京5月21日电(记者王思海)21日早晨,北京宣武医院5楼重症病房的胡水清大夫在电话中高兴地告诉记者,吴强(化名)的病情已完全稳定下来,呼吸平稳,心情舒畅,能正常和医护人员交流。记者回想起吴强刚转入宣武医院进行抢救的过程,惊心动魄的秒秒分分犹在眼前。

  18日下午,宣武医院5楼病区的医务人员接到通知,傍晚时分将有一位病情危重的病人从石景山医院转来。医生随后接到病历单,上面记载的病人情况是:65岁的吴强是一位科技工作者,全家4人中,老伴于16日得非典离世,女儿被确诊,儿子也被隔离观察。

  18时20分,5楼部分医务人员做好了各项准备工作,下到一楼迎接病人的到来。10分种后,医院北门外传来急救车的警笛声,医生护士准备就绪,呼啸的急救车从北门急速驶入,在一楼门口嘎然停住。车门开启,医生从车上抬下躺着病人的移动病床,护士接过一路护救病人的医疗用具后,朝楼内污染区的电梯疾弛而入。

  进入5楼重症监护室内后,医护人员围着病床紧张地忙开了,抽血、测氧、听肺音、拍胸片等诊断完毕后,医生根据医院专家组制定的“SARS病例临床诊断标准”,当即给病人实施手术和药物抢救。30多分钟的诊断急救后,胡水清大夫详细地写下病情诊断单:肺部有罗音,呼吸频率低而且十分困难;白细胞、血小板数量下降,血氧指数低;肺部多叶病变,病灶范围大;同时患有糖尿病等多种并发疾病……诊断单上显示,病情十分危急。

  19时10分,医生把拍下的X光片和病历诊断单分别通过计算机和传真,传到隔离区外的后方专家组,10多位专家与病区内的医生电话连线,依据病情资料集中会诊后,立即返回治疗建议。接到建议后,胡大夫仔细给病人调整用药量,向护士开具长期和短期的医嘱单。一整夜,医生和护士密切监护,吴强从危重的边缘抗争了过来。

  在吴强脱离死神的过程中,宣武医院拟定的中药制剂方发挥了重要作用。19日,吴强服用中药一号方后一天,体温从近40摄氏度降至正常,次日未再升高,胸闷得到缓解,病情不再有加重现象。

  19日、20日两天,医生护士每天隔一段时间就到监护室来看望、安慰他,帮助他从恐惧中走出来,鼓励他树立战胜非典的信心。吴强病情终于渐趋稳定,心情日渐好转。
截至21日下午5时,宣武医院收治了168名非典患者,其中30位危重患者像吴强一样,在院方的精心救治下转危为安。

  (背景资料一:宣武医院为成功救治非典重症病人,抽调全院各科室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在后方组建了15人的专家治疗小组。在接收病人之前,专家专程到广州学习取经,同时收集整理有关非典的各种治疗临床经验,结合医院的专业特色,制定了一整套详尽细致的救治非典病人的方案,长达20多页的方案中列举了非典病人的诊断标准,各种药物的使用情况、用药量和疗效等。病房医生在接受专门培训后,在后方专家组全天候24小时的帮助下,可以按照方案成功地给病人进行诊断治疗。专家组负责人魏嘉平说,这种依靠全院智慧集中治疗非典病人的做法,能够使病房中的医生在呼吸困难情况下,避免用脑过度,节省体力,保证医疗质量。)

  (背景资料二:宣武医院中医药科针对非典重症病人不同时期的主要临床表现,拟定了三个治疗非典的院内中药制剂方:一号方是辛凉解毒方,适于病初发热,周身酸痛无力;二号方是泻肺利气、活血化瘀方,适于胸闷憋气或肺部有病变的患者;三号方是调和气血、益气生津方,适于恢复期的患者。宣武医院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高利说,目前医院收治的许多非典患者服用了中药后,都自我感觉良好,病情相当平衡。)(完)

[关闭窗口]

 
本网站所刊登的新华社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新华通讯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电话:(010)65132992 广告:(010)65223198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西街18号 邮编:100006
制作单位:新华通讯社北京分社·北京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