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新闻
 

一位医务工作者与非典患者的心灵对话

 

  新华社北京4月22日电(王思海 刘慧)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刘慧虽然没能够去为非典患者直接服务,但是她总是想去病房看看那些不幸染上非典的病人,和他们聊聊天,听听他们的心里话。20日上午10点,在北京佑安医院护理部副主任任珍大姐的带领下,刘慧装备齐全,防护得严严实实地进入了医院专门收治非典的感染料病区,用心记录了她与非典患者接触的经过。

  这是一个星期天,天气格外晴朗,但感染科室里却是紧张、忙碌的场面,丝毫没有让刘慧感觉到那是一个休息日:医生、护士各自忙着查房、治疗、照顾病人……

  刘慧首先推开最近的一间病房的门,林大姐就住在这间病房里,在扩士的照顾下,她正在用呼吸机正压吸氧。李护士长告诉刘慧,林大姐的病现在好多了,可以暂时脱掉呼吸机和别人聊天。由于非典具有传染性,医院不允许亲属和朋友探视,见到有人来看她,林大姐显得十分高兴,她马上摘掉呼吸机面罩戴上了口罩。这个动作让刘慧十分感动,她明白这是林大姐在保护着她。

  林大姐是个爽快人,征得她的同意,刘慧和她聊了起来。她告诉刘慧,得病之初特别严重,但没有想到是传染病,后来是从别的医院转到佑安医院后才知道的。

  “是佑安医院的大夫把我从死亡的边缘拉回来的。”林大姐十分激动地说:“我一到佑安医院就踏实了,这儿的大夫、护士可热情了,治疗也特及时,我真的感觉病在一天比一天好,亲戚、朋友经常打电话来问候我,我告诉他们,有医院的大夫和我们生活在一起,我一定能好。”

  林大姐诚恳地对刘慧说她心里有两点体会:一是对医务工作者有了新的认识,他们为了这些素不相识的人,回不了家、吃不上饭,还冒着随时被感染的危险,他们真是和平年代里最可爱的人。二是对生命又有了新的感悟,人的生命太宝贵了,但生命也是很顽强的,只要有信心,我们一定能战胜病魔。

  刘慧问林大姐出院后最想做什么事?林大姐说:“想干的事儿太多了,想呼吸外面新鲜的空气,想看看孩子,但最想的是一定要把工作做得更好,是这里的大夫、护士的敬业精神给我做了很好的榜样。虽然我不能叫出他们所有人的名字,但是他们的行动,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我从他们身上懂得了什么是救命恩人。

  走出林大姐的病房,刘慧在护士长的指导下,又换了几身防护服,走进了几间病房。在患者小王的房间里,小王说他透过窗户,看到了外面的红花、绿树,想尽快出去。刘慧和他约定等她病好了,一起去放风筝,去感受春天明媚的阳光。小王开心地笑了。(完)

[关闭窗口]

 
本网站所刊登的新华社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新华通讯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电话:(010)65132992 广告:(010)65223198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西街18号 邮编:100006
制作单位:新华通讯社北京分社·北京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