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新闻
 

用我们的身躯筑就防控长城

              ---陶然亭街道党员、干部奋战在隔离一线的故事

 


  从4月13日,陶然亭地区发现第一例非典病人,到5月26日最后一名密切接触者解除隔离,陶然亭街道共承担起51个家庭、71名密切接触者的分散隔离任务。


  在这43个日日夜夜中,街道、社区中的党员干部冲锋在前,用自己的身躯筑就起防控非典的长城。他们穿起防护服,走进被隔离家庭,送饭送药,清运垃圾……把温暖送到被隔离人员的心坎上。解除隔离的居民走出家门后纷纷感叹:"隔离不隔心,隔离不隔情!"


  牛瑞华72小时不下火线


  黑窑厂是陶然亭地区疫情较重、密切接触者较多的社区,最多时有11名密切接触者需要同时监护服务。4月29日,正在进行危改工程的南东工地告急:工地连续7天出现发热民工,隔离观察人数仍在上升。为防止交叉感染,必须立即进行全方位消毒!


  街道城建科牛瑞华、王海林、李锐、谭纪国等几位同志听说后,二话没说,穿上隔离服扎进现场,一干就是十多天。牛瑞华是城建科副科长、入党积极分子。在工地消毒战场,他没日没夜地干,最忙时连续72小时没下火线。


  翻开工作日志,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没下火线的那72小时里,牛瑞华是怎样工作的。


  4月15日白天:街巷消毒27条;夜间:胡同消毒20条;
  4月16日白天:公园消毒10万平方米;夜间:医药公司排队购消毒液至晨2点。
  4月17日白天:社区公共场所及驻地单位消毒;夜间:继续街巷消毒。
  段宝明站在门口与隔离者聊天


  5月中旬,太平街某楼五层的一位退休女工被独自隔离在家。爱人突然被医院留观,女儿出差在外,她一下没了主意,孤独、恐惧、不安,使她手足无措。
  正在这时,太平街社区共产党员段宝明拎着盒饭和消毒药品敲开了她的家门。"好好照顾自己,我们会全力帮助您。"一句暖人的话,令退休女工很是感动。可她此刻最担心的是爱人的病情。段宝明知道后,立即跑下楼,到社区去给收治她爱人的友谊医院打电话。


  半个小时后,一头汗水的段宝明匆匆跑回,"您爱人是疑似,没有确诊是非典。您要宽心,多保重自己。"退休女工心里塌实了一些,站在门口的段宝明和她聊了一个多小时,直到她的心态完全平稳下来。


  第二天,段宝明又敲开了退休女工的家门。听说这位大姐因为着急上了火,她转身下楼,买来西瓜递进了门。退休女工感动得流下了眼泪,一个劲地说"谢谢",表示自己一定会安心在家,等待爱人的归来。


  准新郎换上防护服


  夏云龙是来自内蒙古的小伙子,陶然亭街道保洁队团支部书记。非典疫情发生后,一些外来人员纷纷告退、离京。刚刚从老家定亲回京的夏云龙找到街道领导,主动请缨,承担全地区被隔离观察人员生活垃圾的消毒、清运工作。


  从4月26日起,这个只有23岁的小伙子穿上厚厚的隔离服,带着24层厚的口罩,提着消毒罐,蹬着三轮车,每天奔走于各个社区之间。汗水时常打透了他的衣裳,顺着脊背往下流;垃圾随着天气的升温而愈发散出腐臭味……小夏对这些并不在意,他说:"我是一名积极要求入党的共青团员,危难时刻,我不干这些,谁干!"

[关闭窗口]

 
本网站所刊登的新华社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新华通讯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电话:(010)65132992 广告:(010)65223198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西街18号 邮编:100006
制作单位:新华通讯社北京分社·北京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