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5/27

   北京2003年的高考是一次非同寻常的高考。

  从今年起,数十年一直延续下来的考试时间由炎热的7月前移至6月。而今年作为考试时间改革后的第一次高考,北京的考生又与非典疫情不期而遇。考生、学校以及考场工作人员的防疫工作从来没有像今年这样安排的周密和细致。北京2003年的高考竟成为恢复高考后变化最大的一次。

  特别声明:新华网“焦点网谈”栏目的文章均为独家专访,任何网站、报刊、电台、电视台未经新华网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转载。

联系电话:66068671
     63071128---8067
传真:66063682

E-mail:jiaodian@xinhuanet.com

新华网北京频道  策划: 苏会志 李煦   记者:李江涛   摄影:李江涛   编辑:胡子健 
北京市高考为什么要如期举行?  

 

   前一段时间,由于北京市的非典疫情,社会上出现了对高考时间的猜测。根据国务院和教育部的统一部署,北京市2003年高考将于6月7日-8日两天如期举行。

  北京市高考为什么要如期举行?北京市教育考试院有关负责人认为,

  首先,随着北京市对非典防控工作力度的加强,临近高考时疫情可望得到有效控制,绝大多数考生会以健康的体魄和正常的心态参加高考。据统计,截止5月8日,北京普通高中三年级学生中共有7人发病,其中4人确诊,3人为疑似。这几人均为散发病例。从目前情况看,今年因感染非典而不能参加高考的考生人数远远少于往年因各种疾病而不能参加高考的人数,对高考正常举行不会有影响。

  其次是通过加强对考点、考场细致周到的消毒准备等工作,能够为全体考生提供安全、卫生的考试环境。有关方面已就考前的各项准备以及考试现场的组织制定了工作方案以及紧急处理预案,对今年高考各个环节的防治非典工作做出了具体规定,能够为广大考生提供安全的考试环境。

  三是北京市今年普通高考的各项准备工作一直在按照全国的统一部署逐步进行,大多数考生已经进入临考状态,如期高考可以使考生及家长尽早从高考和非典的双重压力下解脱出来。

  四是如期进行高考可与全国保持一致。作为一项全国性的考试,北京市在教育部统一部署和指导下,保持与兄弟省市考试和录取工作的同步进行,有利于招生考试的管理工作,更有利于维护北京市考生的切身利益。

今年北京高考的总体形势如何?  


             2003年北京市报名参加高考人数为81266人。

  按报考科类分:文史类考生28966人,占报名总数的35.6%;理工类考生52300人,占报名总数的64.4%。

 全国有457所高校在京招生,招生计划为57566人。按科类分:文史类计划16573人,占计划总数的28.8%;理工类计划40993人,占计划总数的71.2%。按学历层次分:本科计划33296人,占计划总数的57.8%;高职(专科层次)计划24270人,占计划总数的42.2%。

  2003年高考报名人数和招生计划数与去年比较均有增长:报名人数比去年增加9458人,增长幅度为13%,其中应届高中毕业生比去年增加6664人,增长幅度为11%,往届生比去年增加2794人,增长幅度为24.5%。招生计划数比去年增加7950人,增长幅度为16%,高于考生增长幅度。其中本科计划增加了3300人,增长幅度为11%,专科计划增加4650人,增长幅度为23.7%。今年高考预计录取比例为70.8%。

高考期间在防控非典方面将采取哪些主要措施?  



  由于今年的高考是在一个特殊时期进行的,广大考生和家长十分关心能否在高考期间避免受到非典病毒感染,社会对高考在防控非典方面的措施也非常关注。北京市委、市政府对在防控非典期间做好高考工作高度重视,要求市教委、北京教育考试院、各区县做出周密部署。总的目标就是"两个确保":确保全体考生和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确保今年高考平稳顺利进行。为此,北京市制定了一系列防控措施,主要内容有:

  第一,加强对高考防疫工作的领导
  按照教育部、卫生部要求,北京市高校招生委员会成立了普通高校招生非典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由主管教育的副市长任组长;组成高考专家指导小组,参加高考防疫工作的研究,对加强高考各个环节的防疫工作给予具体指导。同时要求各区县高校招生委员会相应成立普通高校招生非典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检查监督市、区县两级各项防治措施落实情况。 

 第二,对高考有关工作程序进行必要的调整
  为减少人员流动、聚集,避免交叉传染,今年高考填报志愿工作调整到考试成绩公布之后进行,由原来的5月15日、16日两天调整到6月27日、28日两天。北京教育考试院和有关高校将通过网络、电视、电话等媒体,多种形式开展招生咨询和考生填报志愿辅导工作。高职单考单招专业课报名和考试时间推迟到文化课统一考试之后,由原来的5月中旬调整到6月中旬,具体报名时间、考试时间和考试方式由招生学校确定;今年暂停全市统一组织的外语专业口语考试。

  第三,调整考点设置,减少考生流动
  考试期间为减少考生大范围流动,采取增加考点数量、考生到相对就近考点考试的办法。各区县根据考生报名情况对考点设置作出相应调整和安排。预计全市考点由原来的90个增加到200个左右。每个考点都要配备专门医务人员,负责考场防疫和考生健康工作;考点负责人按照市教委、考试院统一规定,对临时突发事件做出及时处理。

  第四,保证考场的通风和卫生条件
    为尽量降低考生密集度,减少考场的考生人数,今年高考每考场考生人数由原来的30人调整为每  考场20人;同时增加考场,预计由原来的3200个增加到4800个。

根据卫生部《公众预防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指导原则》,把通风条件良好、便于人员疏散作为考场必备条件,在考试过程中,各考场一律开窗通风,不得使用空调设备。
在防疫部门指导下,每个场次都要对考点、考场使用全市统一的消毒液严格进行消毒工作。

第五,制定并落实全体考生、工作人员健康防控措施
各区县招生考试部门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防治非典工作的有关规定,认真做好考生和工作人员的非典排查工作,负责向全体考生及工作人员发放统一的考前14天健康状况登记卡,由本人每天如实记录体温情况和是否有与非典患者密切接触史等内容;工作人员在考前由区县统一进行体检,并凭登记卡上岗;考生凭登记卡和准考证参加每场考试。每场考试前要对所有考生及工作人员的体温进行检查。对不如实填写健康状况登记卡的,一经发现,将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处理。

  在不影响监考的前提下,允许考生戴口罩参加考试。
  未解除隔离的非典确诊病人和疑似病人不得参加考试。
  考前有发热等异常症状的考生,需及时到医院就医。凭医院的病情诊断证明,考点负责人依据有关规定决定考生是否参加考试。
  对在考试中出现发热、咳嗽等异常症状的考生,应立即请防疫人员到场对其进行诊断,考点负责人视病情诊断结果做出相应处理;同时立即将其他考生转移到备用考场继续考试。
  有关工作人员有发烧等异常症状的不得参加监考及有关工作,对在考试过程中有发烧等异常症状的要及时更换。

  第六,制定现场应急处理预案
  每个区县要设置1-2个隔离考点,用于生活在隔离区人员、因接触而隔离但无症状人员的考试。所有考点均设置3个以上备用考场,同时配备6名以上备用监考人员,用于应急处理。
  市、区县招生考试部门都要制定现场应急工作预案,保证紧急情况处理工作的规范、及时。
    

  第七,配备高考专用车
  为保证高考期间的交通便利和安全,高考期间将提供一批经过严格消毒的高考专用车,考生及考试工作人员凭相关证件可免费乘坐。
 

  第八,加强试卷消毒和保密工作
  各区县招生考试部门要确定专门人员,在防疫部门指导下,对考试和评卷开始前的试卷进行认真的消毒或一定时期的封存,同时做好保密工作。

   第九,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
  在考试期间,实行疫情"一天一报,有情况随时报"制度;每天要有专人对考生及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统计,逐级上报。如果发现有考生或工作人员出现可疑"非典"症状,应立即向本区县防疫部门、市教委、市卫生局、北京教育考试院高校招生办公室报告,并及时采取有效隔离、防治措施。市政府要求,各有关部门对于考前及考试期间发生的重大问题,必须及时上报,不得瞒报、漏报、缓报。

 

考生及家长需做哪些准备?
 

               北京市教育考试院有关负责人建议:考生和家长应该做好如下准备:

 

 一是要做好健康状况监测。考生和家长要认真填写统一发放的考前14天健康状况登记卡,每天如实记录体温情况和是否有与非典患者密切接触史等内容,这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和社会负责的要求。

  二是要合理安排好复习与生活。离高考的时间已经所剩不多,广大考生要在老师和家长的正确指导下,科学利用时间,调整复习节奏,在紧张的复习中注意休息,防止过度消耗体力,保持充沛的精力。

  三是要调整好心态。非典疫情确实给考生和家长增加了一定的心理压力,但是,如果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疫情,采取积极的防护措施,是可以避免非典病毒感染的。希望广大考生和家长,调整心态,克服非典恐惧心理,轻装上阵,坦然迎接高考。


 

今年北京市高考主要日程是如何安排的?  

 

  6月7日----8日 考试

  6月9日----24日 阅卷

  6月25日 公布考试成绩

  6月27日----28日 考生填报提前批次、本科一批、本科二批及艺术类高职志愿

  7月7日----8月4日 录取

  7月25日 考生填报其他专科(高职)批次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