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素精神”永不过时

“青蒿素精神”永不过时

新华网首页时政国际财经高层理论论坛思客信息化房产军事港澳台湾 图片视频娱乐时尚 体育 汽车科技食品
屠呦呦老师认为荣誉都已经过去,但是我觉得“青蒿素精神”永不过时。“青蒿素精神”首先就是要以国家重大需求、临床重大问题为导向,尤其是医学研究,一定要真正落在地上,要解决临床问题;第二,一定要把中医药原创经验和现代科技相结合,才能取得原创成果。大胆地去继承,大胆地去发扬,把两者结合起来就会大有作为。
精彩观点
1
张伯礼

“青蒿素精神”是什么?

“青蒿素精神”是什么?
http://vod.xinhuanet.com/v/vod.html?vid=476776

屠老师得了诺奖之后,影响是巨大的。从大的方面说,增强了国人的自信,特别是在科技方面的自信。青蒿素发现完全是原创成果,把一种古老的方法转化成一种有效的抗疟药物,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这才是真正的价值,所以能得诺奖。这提高了中国科技工作者的自信:靠自己出色的本土工作,一样可以得诺奖。这振奋了大家的信心,特别是对中医药传承创新研究更是一个巨大的鼓舞。

首先是一种启示。中医药有几千年的经验,虽然古老,但并不落后,就是因为他与时俱进,不断吸纳历史先进知识,为我所用,才能历久弥新,学术长青。所以说“青蒿是把草,但是青蒿素就是宝”。可以讲,原创的经验加上现代的科技,就可以产生原创的成果。只要照着这个思路去做,就能够解决问题,取得重要科技成果,就能够对人类有贡献。我们通过青蒿素的启迪更坚定了这个思路,正在培育一批成果。

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刘保延教授,用针刺治疗老年压力性尿失禁,他们做了一份非常严格的临床评价,证明针灸是有效的,且没有明显副作用,科研成果发表在国际著名医学杂志JAMA(影响因子44),这是我国中医药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的最高影响因子论文,在世界上引起了很大反响。很多国家把针刺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纳入了指南,列入了医保。这就是一个中医传统的疗法,用现代方法来评价,拿出了可靠的疗效证据,就被医学界广泛接受了。所以这又说明了,青蒿素启迪的这条路具有广阔前景。

第二点是启迪,科研选题一定要面向需求。面向重大临床需求、国家的需求、世界的需求。同时还要踏下心来甘坐冷板凳,一步一个脚印,刻苦进行深入研究,不功利不浮躁,坚持下来一定能够出成果。

第三点,还要强调团队精神。屠老师的贡献是发现了青蒿素,而把青蒿素做大、造福人类是全国很多科学家在举国体制下协同攻关所取得的。正如屠老师讲,青蒿素是中国科学家群体努力的结果。这种团队精神不可或缺,即使到了新世纪,依然要提倡科学精神、团队精神,并且在社会主义市场条件下,要创新机制,把举国体制的优势发挥的更好。

屠老师总说:“荣誉都是过去,现在得干活了,还是谈青蒿素的研究吧,我不太愿意搞这些场合上的事情”。但是我说,荣誉可以过去,但“青蒿素精神”却不过时。第一个,“青蒿素精神”就是明确科研选题要以国家重大需求、临床重大疾病需求、世界重大需求为导向。尤其是医学研究一定要真正落在地上,要解决疾病防治问题。第二个,一定要强调把原创的中医药经验和现代科技相结合,才可能取得原创成果。大胆地去继承,大胆地去发扬,把两者结合起来就会大有作为。这种思路,这条路径非常宽阔。

第三,要克服浮躁的风气。“青蒿素精神”给我们的启迪,就是要甘坐冷板凳,踏踏实实做科研。十年磨一剑,同时强调团队精神,团队协作,联合攻关,取得突破,这都是“青蒿素精神”。

1
张伯礼

青蒿素中心在做什么?

青蒿素中心在做什么?
http://vod.xinhuanet.com/v/vod.html?vid=478285

把原来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的青蒿素研究机构升格,升格之后队伍扩大了,仪器设备、人员、实验条件都大大改善,更多表现在研究的深度、广度上不断扩大。

标志性的进展是青蒿素治疗红斑狼疮,已经获得了国家药监局的临床批件,启动了临床研究,并且已经转化给企业。红斑狼疮也是临床难治疾病,前期临床预试验青蒿素治疗取得了较好效果,这也将是一个重要成果。

第二,在国家自然基金委、科技部的支持下,我们组织了青蒿素的拓宽研究,组织了国内十几家单位,拟开展一系列课题研究。包括青蒿素的耐药机制、青蒿素扩大适应症、青蒿素提取合成工艺优化等研究。

1
张伯礼

中医国家重点实验室不能再缺位了

中医国家重点实验室不能再缺位了
http://vod.xinhuanet.com/v/vod.html?vid=476773

现在中医药发展和推广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标准,因为中医药不像西医有很多仪器设备可以量化,中医在这方面比较薄弱,很多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种情况对中医药进步是一种阻碍。所以说应该加强中医客观化、标准化研究,通过中医药与包括信息学科在内的多学科融合发展是一条可行之路。

再一个,从国家医保体制机制上面,中医的很多收费标准相对偏低,最近提高了一点,但还是偏低;有些适宜的技术还不能够纳入报销范畴,这些技术往往确有疗效,应该对中医药再开放一些。“治未病”是积极的预防医学理念,具有让人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不得大病的有效措施,是健康医学重要内容,且具有中国特色。但是现在很多中医办法不能够纳入医保。中医的一些康复治疗也未纳入,这也影响了中医药的普及。

还有总是按西医的管理方法来要求中医并不太合适,如中医门诊患者比较多,是大门诊、小病房,如果按照住院率、住院床位的多少来评价,中医单位老是跟不上。

再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现在中医没有一个,西医现在有几十个了!我们呼吁好多年了,在全国中医一个都没有,还是空白。

国家重点实验室倒不是为了名字好听,而是没有这个高平台就引不进高水平人才,没有高水平人才怎么搞深入的研究呢?我们非常苦恼。中国中医科学院正式科研人员三千多人,没有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不是我们条件不够,我们中药和资源研究大团队的科研产出,与行业内外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比,我们并不差!

现在中医药也有一些人认为,中药只能讲四气五味、寒热温凉,搞化学分析、药理实验就把中医的特点丢了,就是损害中医药了。这种认识并不正确,中药在坚守自己特点基础上,完全可以,也能够进行现代研究,单味中药也好,方剂也好,都可以进行现代研究。化学分析仪器、设备等都可以为我所用。现在中药所里有高精尖仪器上百台,高效液像、核磁、质谱都有了,也取得了一批可转化的成果,但是经费还是太少了,多学科专家还是太少。我们希望从事化学、物理、材料、仪器、信息科学等领域的科学家加入进来,共同开展中医药研究。

1
张伯礼

把中医药人才引进来 把中医药文化推出去

把中医药人才引进来 把中医药文化推出去
http://vod.xinhuanet.com/v/vod.html?vid=478284

教育部在中医药高等教育方面的支持力度非常大。这次“双一流”学科竞争非常激烈,一共才140多个指标,中医药就占6个指标,这对中医药行业激励作用非常大。大家都憋着劲努力干,深入研究、加快发展。

中医药是健康产业、健康服务业的核心。国家健康服务业,中医药的贡献是多少?我们说是“保三争四望着五”,即保三万亿、争四万亿、努力创造五万亿,这个目标完全有可能实现。如,一杯茶、一颗枸杞、一块阿胶都能做大,以中药材为基础的健康产品,受到群众的欢迎,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中医药有几千年的历史,她虽然古老,但理念却不落后,特别是在由疾病医学转向健康医学时代,更显示出其独特的作用。中医药又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中医药走向世界,前提是世界需要中医药,关键在于我们的内功,内功就是中医药的疗效。将中医药真正推向世界需要良好内功,并用现代的语言讲好中医药故事,让中医药造福世界人民,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张伯礼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
0100700600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