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规划的实施让北京更好地发挥首都职能

总体规划的实施让北京更好地发挥首都职能

新华网首页时政国际财经高层理论论坛思客信息化房产军事港澳台湾 图片视频娱乐时尚 体育 汽车科技食品
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批复《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首都城市规划建设高度重视,标志着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成为首都发展的法定蓝图。为此采访了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吴唯佳,听他谈谈新版总规划的亮点。
精彩观点
1
吴唯佳

北京新版总规将让老百姓生活更美好

北京新版总规将让老百姓生活更美好
http://vod.xinhuanet.com/v/vod.html?vid=453736

我相信,第一,随着总体规划的实施,北京作为国家首都的功能能够得到更好的发挥。第二,对北京来说,北京城市的功能能够更好地、有序地、健康地运转,特别是随着非首都功能的疏解、京津冀的合作,北京作为特大城市、作为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引领的一个引擎,就能够有更大的区域范围来施展这种引擎的空间,它能够动员河北、天津的力量进行统筹。

北京平原区和山区差很远,作为拥有2000多万人口的首都,有这样一个山水相间的生态资源,北京是独一份。你看看伦敦周边,就是泰晤士河和沿岸,你看看华盛顿周边也就如此,东京也是这样。在北京周边这些生态资源非常宏伟,山区、绿地,包括一些文化资源,长城、运河、永定河、潮白河,确实世界一流。所以我想,随着新版总体规划实施,这些功能的统筹安排、空间布局的统筹安排,老百姓的生活也更加美好,老百姓从家里出来,不会堵在中心城区一千多平方公里里面挤来挤去,有更多的地方可以生产、可以生活,有更多的地方可以休闲。当然首都功能在这个过程中间也能够更好地发挥。

1
吴唯佳

北京新版总规为大城市病开出协同发展药方

北京新版总规为大城市病开出协同发展药方
http://vod.xinhuanet.com/v/vod.html?vid=453734

城市病也好、大城市病也好,它是两个方面,因为城市就是人们集聚的地方。人们在这里集聚着、生产着,带动着这个国家或者区域的经济发展,也带动着在这个城里面的老百姓的生活改善。集聚是城市发展、也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条件。正因为集聚,才使得人们信息充分交流,才有这么多的机会;但是集聚也带来了很多的问题,当人越来越多,越来越集聚,那么这个城市越来越拥堵,交通越来越拥挤,环境越来越差。

要解决这些,光靠一个城市规划很难,尤其光靠一个北京市的城市规划很难。我们知道这种人口的集聚、这种经济活动的集聚,它有着非常强大的区域促进和带动,有着国家的促进和带动,它需要在国家层面、在区域层面上进行统筹安排。所以也使得北京城镇规划区域范围很难想得太远,它也做不到,能够从京津冀协同角度来考虑,能够从天津、河北和北京的合作角度来考虑,使得这个大城市病解决,有一个更好的背景。当然北京人口适当的缩减,北京区域功能适当的缩减,北京中心城包括北京市域的发展就有一个能够调整的空间。这样有些供应集聚的问题,土地利用,有些地方效率过高的问题,有些区的功能过于集中的问题,能够缓解;另一方面,因为我们有强大的技术支撑能力,我们有强大的政府运作、政府管理的能力,那么随着交通设施的不断完善,特别是异地系统不断完善,环境的不断改善,我想大城市病的问题肯定能解决。

作为北京市民,生活环境能够更好地改善,促进首都功能,解决大城市病的问题,不是让人们生活更艰难,而是让人们生活更美好。

1
吴唯佳

通过城市修补让北京实现可持续发展

通过城市修补让北京实现可持续发展
http://vod.xinhuanet.com/v/vod.html?vid=453733

随着我们要让城市更有效率、功能更好地运转,能够完成我们建设大国一流首都的愿望,原来那些破破烂烂的地方需要进行收拾,城市的修复就是这样。我觉得修补的概念很好,因为你很难要求一个城市永远是一件新衣服,这做不到,所以城市就面临着缝缝补补又三年,缝缝补补能让他补得更美好,原来老的衣服发挥新的光彩,所以“修补”这个概念好,修补同时也表现了我们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就是让我们的城市能够世世代代、永续地用下去,怎么永续地用下去?就是通过修补来完成。修修补补不完全是把破的打补丁,它有好多技巧,那原来旧的、老的,包括形成更好的光彩,所以修补是好的。所以这版总体规划我觉得提了好多修补理念,比如说对于一些老工业区的改造利用,比如说对于生态系统进行修复,比如说对这些老胡同、老街坊以及棚户区的改造,使得城市不断的现代化,古都保护越来越好,这些老城区、旧的胡同也能够得到新生,同步上升,同步发展。

1
吴唯佳

旧城变老城,一字之别意味深长

旧城变老城,一字之别意味深长
http://vod.xinhuanet.com/v/vod.html?vid=453735

我觉得这个改得好,我们搞这个专业的没有注意到这个词的差别。因为中文造成的,因为所谓的“旧”,总是让别人觉得,因为中国人的语境里面,新、旧是对立的,这是一个对比词,所以一想到旧,就觉得是不是要新的,把城拆了变成新的更好吗?或者一说到旧,就不要它了,扔了?旧东西要它干嘛。但是对于城市来说、对于文化来说,城市的发展就是一个文化的积累,我们经常讲城市是一个公共艺术的作品,是一个世世代代文化的传承,所以如果用“旧”这个词来概括老城,确实不是太恰当,中文的语境来看,“老”是好的,老当益壮,所以许多地方可以品味的,老可以讲它的历史,即便是沧桑,也是有它的韵味。

因此把老城作为城市保护,把老城新生作为城市规划的重点、作为建设管理的重点,确实也反应了党中央,反应总书记对北京这个老城的关心、热爱和感情。一个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在认识上保护北京城,有一个根本的提升。那么怎么能够把这个文化的遗产保护好、发扬好,甚至于能够辉煌好,传给下一代,传给世世代代,这是我们党和政府必须要完成的任务。

1
吴唯佳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亮点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亮点
http://vod.xinhuanet.com/v/vod.html?vid=453732

首先这个规划就是个亮点,因为按照目前的城乡规划的要求,或者地方政府对城市总体规划的认识,无论战略性考虑、具体的功能安排和土地利用的安排,都是限制在一个视阈范围内的。那么目前总规内、所有的城市都是如此,北京新版总体规划在这方面作出了巨大的创新和突破,北京新版总体规划里面专门把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一个章节,在里面阐述、论述,同时也考虑到在这个过程中间北京应该承担什么,北京和周边区域应该进行怎样的合作、有怎样的一些战略安排,这种战略思维还考虑到总体规划的体现,我敢说这是一个创举、一个亮点、一个大亮点。这也是我们多年来呼吁做工作的一个期望。

这么多年的变化,特别是最近这几年的变化,使人们充分认识到区域发展、区域协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北京的发展、北京的未来就建立在区域协同上。所以有这么一个认识,在这个规划里面可以充分地论述,我觉得确实是很好的工作。

现在是从疏解非首都功能、提升首都功能的角度来安排。另外,从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要求的生态保护、区域交通的建设和科技创新角度,分门别类地给予了安排和考虑。我觉得也是非常具体和明确的。

另外在一些城市间的合作,比如说跟天津的合作、在被称之为京津冀中部地区的一些合作,就是与北京、天津、河北保定、雄安新区的合作等等,都做了很多的规定和安排。随着北京建设通州城市副中心工作的时候,已把通州副中心的工作和雄安新区的工作关联起来,更好地完成总书记的要求,更好地完成千年大计、国家战略。

吴唯佳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0100700600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