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总规体现国家和人民对首都的新要求、新期待

新版总规体现国家和人民对首都的新要求、新期待

新华网首页时政国际财经高层理论论坛思客信息化房产军事港澳台湾 图片视频娱乐时尚 体育 汽车科技食品
新版总规最大的不同在于跳出北京看北京,立足京津冀的协同发展,把规划上升到了落实国家发展的高度,用更广阔的空间来谋划首都的未来。
精彩观点
1
石晓冬

新版总规体现国家和人民对首都的新要求、新期待

新版总规体现国家和人民对首都的新要求、新期待
http://vod.xinhuanet.com/v/vod.html?vid=453764

要进一步强化“四个中心”的战略定位,从空间布局、要素配置、疏解、整治、提升等方面做出具体的规划安排。力求增强首都功能和服务保障能力,提升“四个服务”的水平。

这个阶段,中央对北京提出了一些很重要的要求,例如建设国际一流的核心宜居之都;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的新模式;保护好北京历史文化名城这张金名片;治理“大城市病”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包括构建一个超大城市治理体系等等要求。这反映的是新的历史时期,国家和人民给予首都的新要求、新期待。

1
石晓冬

新版总规力求处理好‘都’‘城’‘群’三者关系

新版总规力求处理好‘都’‘城’‘群’三者关系
http://vod.xinhuanet.com/v/vod.html?vid=453763

这次新版总规最大的不同在于跳出北京看北京,立足京津冀的协同发展,把规划上升到了落实国家发展的高度,用更广阔的空间来谋划首都的未来。其中主要要处理好“都”“城”“群”三者的关系。

对于“都”来说,要紧紧围绕实现首都的功能,来谋划城市的发展。与此同时,努力以“城”的更高发展来服务和保障“都”的功能,这是“都”与“城”的关系。但是,“都”和“城”的发展都离不开“城市群”,离不开整个“城市群”和周边地区的协同发展。所以,用了很多笔墨和章节在谈“都”“城”“群”的关系。此外,立足京津冀,用更广阔的视野来谋划首都发展的新格局。

1
石晓冬

确定空间格局,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确定空间格局,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http://vod.xinhuanet.com/v/vod.html?vid=453762

确定好“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空间格局之后,最重要的是需要大力调整空间结构,包括明确核心区,其主要任务是功能重组。中心城区是疏解的主战场,它的任务是疏解和提升。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区形成了北京的新两翼,平原地区是承接疏解山区,生态含氧区是生态含氧,这是不同的规划任务。从而优化提升首都功能,做到功能清晰、分工合理、主副结合,走出一条内涵集约发展的新路子,探索人口京津密集地区,优化开发的新模式。为首都长远发展,可持续发展奠定一个空间基础。

1
石晓冬

‘三条红线’是北京长久发展的底线

‘三条红线’是北京长久发展的底线
http://vod.xinhuanet.com/v/vod.html?vid=453758

新版总规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硬约束划定了“三条红线”。第一条线是人口总量的上限。按照以水定城,以水定人的要求,根据全市的可供水资源量和人均水资源量,确定北京的常住人口规模。在2020年控制在2300万以内,2020年之后要长期稳定在这一水平。人口指标是带有标志性的,在控制人口总规模的同时,关键还是要转变发展方式,尤其是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优化人口结构、改善人口管理服务水平。

第二条线是生态控制线。就是以全市的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线为基础,将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山、水、林、田等资源,以及一些重要的水源保护地、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法定保护空间划进生态控制线,作为全市生态的一个基础。

第三条线是城市的开发边界,是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硬约束,去划定的一条城市开发边界。开发边界划定之后,主要的城市建设行为,集中在城市开发边界内。如此,和生态控制线相配合,将全市空间科学地划分为集中建设区、生态控制区和限制建设区。

这三条线是长久发展的底线,也是保障人与自然相和谐,让城市的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匹配的重要底线。它是从长远的角度来进行统筹和考虑的。

1
石晓冬

历史文化保护是首都职责

历史文化保护是首都职责
http://vod.xinhuanet.com/v/vod.html?vid=453759

新版总规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对北京历史文化遗产价值的认识,都提升到了非常高的高度,需要我们更深刻地去认识北京历史文化的价值,也凸现了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要性。

历史上的北京布局严谨、中轴明显、左右对称、层次分明,在世界城市中独树一帜,是中华文明的一张金名片。保护和传承好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既是首都的职责,也是我们每个人的职责。

1
石晓冬

全面提高城市治理水平

全面提高城市治理水平
http://vod.xinhuanet.com/v/vod.html?vid=453761

新版总规以制约首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导向,以“大城市病”为突破口,主要针对人口过多、交通拥堵、空气污染、房价高涨等问题,提出了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的策略。目的在于全面提高城市的治理水平,构建一个超大城市的治理体系。

城市建好了,更要管得好,要创新城市的治理方式。这其中就提出要精细化治理城市。即通过精细化的治理手段,针对一些微观问题,来采取治理的方式。同时又要采用例如“智慧城市”这样的管理手段来提升管理水平。第二个“治”是共治,指的是发挥社会的力量,让市民都参与到城市的管理和治理当中来。第三个“治”是法治,要依法治理,依法管理,加强执法的力度。

1
石晓冬

‘底线倒逼’促进发展方式转型

‘底线倒逼’促进发展方式转型
http://vod.xinhuanet.com/v/vod.html?vid=453757

减量发展,是我们在经济转型过程中提出的一种发展思路和策略,主要体现在要减去违法建设用地,减去违法建设,减去一些占压生态空间的不合理建设。同时,减掉一些低效粗放发展的用地。这样,腾出更多的空间,来保障民生,大幅度提高生态绿化建设水平。

此外,通过建设用地的减量来倒逼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型。因为以往我们的土地使用效率是比较低的,还是聚集资源发展,简单粗放、铺摊子的发展方式。所以,未来的发展一定是一个按照城市的战略定位,集约高效的发展模式。

所以此次减量考虑的是通过“底线倒逼”的方式来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型。

1
石晓冬

全力保证新版总规要求有效实施

全力保证新版总规要求有效实施
http://vod.xinhuanet.com/v/vod.html?vid=453760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总体规划审批之后,需要地方政府来贯彻执行。因此,全市的发展和建设行为,应自觉接受新版总规的约束。尤其是要确保各项建设和管理都按照新版总规的要求来有效实施。

在实施过程中,可能还需要创新一些体制机制。例如,我们这次就提出建立城市体检评估的制度,采取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的方式,对新版总规的运行进行实时监测、动态评估,发现问题就及时进行调整,进行动态维护,来保障规划实施的科学性,以及和前期设定的目标、指标相匹配。

此外,还要调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因为新版总规的实施是全社会的事,社会组织、市民都要积极参与进来,专家们也要发挥专业优势来监督和参与规划的实施。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要严格执法,建立一个全过程、全覆盖的规划实施的法律制度,同时加强相应的监督和考核来保证规划的实施。

石晓冬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石晓冬
0100700600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