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金] 谢谢宋老师到我们节目做客。[ 16:53]
[宋春丽] 梦和现实是一对矛盾,切记不要侧重于哪方面,当你侧重于现实忽视梦的时候,你就没有追求。当你沉浸在梦,回不到现实的时候,你会失望失落,你一定要兼顾。
[ 17:22]
[白金] 很多电视机前观众问,宋红梅是宋春丽吗? [ 16:53]
[宋春丽] 毕竟我自己给自己量身定做的。因为40多年了,我看到《浪漫的事》电视剧,我觉得应该写一个现代女军人浪漫的事,我托人找到周一民跟他坐在一起一聊,他是部队大院里的,对大院生活很熟悉,一拍即合,我把定金给他,多少钱怎么写,然后就写,给他时间,最后写出大纲,我拿大纲到处敲门,谁来拍,我没有精力弄,最后特别感谢海润,把这个接下来了。他那时候正好做红色系列,《亮剑》什么的,所以他就来拍这个,而且配了非常好的创作班子,包括演员,应该说他们花了不少钱,最后赚了多少不知道,就没有赔。[ 17:21]
[白金] 宋老师,我们都知道您的红梅花开获得第24届中国金鹰奖的大奖,这个剧本是您自己出资请的周一民老师一块合作的吗?[ 16:50]
[宋春丽] 兴奋紧张,我有一种拧劲,在话剧团应该说在76、77年的时候,不是特别那什么,有点迷茫的时候,现在我一点不怪罪谁,不怪罪命运,我69年到话剧团的时候,我认为是我最美好的时期。69年我刚到话剧团的时候,跟着比我们大一点的老同志,一块下部队,一块去写东西,写诗,然后一块到我们的暗沙头体育馆,那时候18岁最青春年华的时候,什么都不怕,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时候,我跑上十米跳台,当时就往下跳。[ 17:20]
[白金] 您讲讲拍电影《苦难的心》第一次情景是什么样的?[ 16:48]
[宋春丽] 西藏是特别神奇的地方,非常值得去。[ 17:19]
[白金] 您在95年去西藏拍过孔繁森,能不能给我们谈一下西藏的经历。[ 16:40]
[宋春丽] 他们还给我做了一个个性化邮票,真的挺好,设计得很高雅,我很喜欢。因为不上市,只是我自己个人的,我就印了20册的样子,给特别好的朋友,然后自己留着。
[ 16:36]
[宋春丽] 现在90岁了,跟我哥哥嫂子一起住,他们对抚养母亲付出了很大精力。 我真的很愧疚,我现在只能是排戏当中,我这段时间有点清闲了,我接母亲来住几天,让我哥哥他们轻松一下,弥补一下我自己情感上这种遗憾吧。这么多年了,我妈妈习惯了和我哥哥他们生活,有时候跟我这儿生活,呆个一个星期、十天半个月就要走,非要上他儿子那儿去,而且他时时处处都为儿子着想。老人觉得我这儿放心,有政府,有部队这儿管着呢,一切都会,但是她儿子不行,而且属于弱势群体。很早我哥和我嫂子下岗了。[ 16:35]
[赵凝] 您妈妈80多岁了?[ 16:34]
[宋春丽] 后来我悟到,当一个事业选择了你,你又非常成功了,那就必定存在你适合这个事业的因素。
[ 16:32]
[宋春丽] 她既有母亲的一面,又有干部的一面。又有情人一面。说实话,我所有戏很少演情人,只有这个戏里施展一下。应该说,我这个戏剧本提供的基础也很好,台词给的非常到位,就是生活中人的这种语言,而不是文学语言。所以给了我很好的平台,使我演起来非常过瘾。九香是比较被动的,因为是救场,我比较被动的去,很稀里糊涂地就把这个角色拍完了,这个戏让我意识到平时积累东西的重要。[ 16:31]
[白金] 网友“忠实影迷”说,宋老师,我是您的忠实影迷,喜欢您八年了,《九香》被动的母亲,《浮华》背后智慧的母亲,不同的母爱感动了我。您演了这么多母亲的角色,您最喜欢或者说演得最痛快的是哪个角色?[ 16:30]
[宋春丽] 不是,我们不是争一个角色,那女孩没搞这个事业,她后来搞了另外一个职业,做得也很好。如果你觉得自己不是这块料的时候,不凡走别的路,否则就是进入死胡同,会很累,也会很痛苦。[ 16:29]
[宋春丽] 我到现在,如果说再选择,我觉得好像我还会选择现在演员这个职业。因为这是一个我的梦,现在可以落到主题了,如果回过头来想这就是一个梦,或者说梦选择了我,今天我再选梦,我还会选演员这个职业。
[ 16:17]
[宋春丽] 不可能弥补,失掉的东西不可能弥补,只能根据现在的状态寻找一点,不至于有太落伍的感觉。我们这个年龄段,我小时候的同学,女十三中,小学的那些同学,我跟他们在一起,我会觉得我比他们青春。真的这样,现在就是这样,我觉得命运真是选择了我,给我这样一个好的路,虽然说失掉也好或者遗憾也好,那是小事情。 [ 16:15]
[赵凝] 宋老师平时穿的很青春,您是不是弥补一下?[ 16:13]
[宋春丽] 我来一个朋友,找吃饭的地方。我会问小朋友,哪儿有什么好吃的?他们会问是什么样的人,比如说年轻一点或者搞什么工作的?然后告诉我,什么地方有好吃的。[ 16:11]
[宋春丽] 我是这样认为,文化大革命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形成我的世界观,那时候是正是像海绵一样吸东西的时候。我最大的收获是读了毛主席的两论,矛盾论和实践论。这样形成现在我思考任何事物的一个工具。任何事物都会有它的有利的一面和不利的一面。现在形成我的世界观,形成我现在的宋春丽。[ 16:07]
[宋春丽] 我的经历告诉我,人不能怕吃苦。我这个人比较能吃苦,就是在部队野营拉练,那时候满脚打着泡我也要坚持下去。[ 16:04]
[宋春丽] 文化大革命当中,话剧团一帮年轻人拍了《海港风暴》,其中缺一个小女孩演红小兵,然后想到了我,而且觉得我普通话没有问题。就让我过去演红小兵,他们觉得不错,演戏挺灵,于是最后整编时把我分到话剧团。当时话剧团的团长李常华对我不错。他对别人说我:这个小孩不像其他跳舞的小孩,只是胳膊腿在那儿动,你感觉这小孩的神态和四肢融在一起,这个小孩有点悟性。[ 16:03]
[赵凝] 宋春丽老师从歌舞团又转到话剧演出,这个转型过程有什么感想? [ 16:01]
[宋春丽] 也不是名利。我那时候觉得名字能打在这个墙上,有一种欣慰的感觉,谈不上得意。只有一种甜滋滋,乐乐的感觉。那时候只能这样,没有认为将来我能怎么样,没有。改革开放以后,人们才从这样一种过去所批判的“三名三高”、名利思想等等解脱出来,才有可能思考到自己这个名利的问题问题。 我是文艺工作者,要为兵服务,到现在也是这样。我的前提是,我是文艺工作者,我要为社会服务,要为广大观众服务,为兵服务,这是我一直不可替代的观点。[ 16:00]
[赵凝] 名利思想冒头了?[ 16:59]
[宋春丽] 吃饭能吃饱,睡觉自己有一张床。那时候我们家屋子很小,大概七平米。反正我们一家四口人,每天晚上拿两个凳子搭一块板,挤在一块睡,早上起来把这个板弄起来。到部队我有自己的一套行李,很舒服,吃饭吃的很饱,所以我没有觉得到部队苦。对于部队的野营拉练,我作为一个小孩还不太习惯,但是我没觉得是特别苦的事情。[ 15:51]
[白金] 您进部队会很快适应了吗?[ 15:48]
[宋春丽] 不要说两岁,我们那时候五六七八岁还傻傻的。上学的时候,老师带我们都觉得傻傻的,现在媒体各方面发达,孩子见的也多,听的也多,确实跟我们不一样。我们那时候根本谈不上梦想。哪有梦?我们随大流,我们街坊邻居的孩子都这么长大的。一批孩子,九岁上学都去,九月之前都报名了,而且分片。我们南小街羊尾巴胡同,就上那个叫什么香梅子小学,所有邻居的孩子都上这个学校,全认识。上完以后考中学,大家都填志愿,基本填的差不多。我们成绩比较好一点,大家填女中,那时候女生和男生分校。那时候师大女附中、女一中、女十二中都是比较好的学校。 [ 17:03]
[白金] 您做演员之前,有一个什么样的梦想?[ 15:43]
[宋春丽] 那时候在学校上体育课,我是体育科代表,然后不知道老师是怎么看上我了。我们班大概有十几个学生,当时就选上我了。选上以后,老师让大家伸伸胳膊,伸伸腿,刷来刷去,最后剩我们两个女孩。老师这才告诉我们,广州军区歌舞团选演员,选你们两个人,你们就准备去当兵。那时候稀里糊涂,不知道当兵是什么概念。
[ 15:36]
[宋春丽] 不是我自己报名的。应该说不是我选择了这样一个职业,是职业选择了我。 [ 15:31]
[主持人] 您13岁当的文艺兵?[ 15:31]
[宋春丽] 解放初期,我们搞文艺,那时候应该说我们称不上文艺工作者。那时候就是一个艺人。所以,这个东西没有太去深究,这几十年发生了很多什么思维上的变化。但是反正我小的时候,还被老人们觉得是在做一种“下九流”的职业。 [ 15:30]
[赵凝] 偏见。[ 15:30]
[宋春丽] 我也不知道,稀里糊涂的。广州军区到北京招生,到学校招生,我们和现在的年轻人不一样。现在的年轻人有自己的理想、有自己的追求,想当一个演员,当一个明星什么的。我们那时候好像没有这么多奢望和想法。[ 15:30]
[赵凝] 能给我们讲讲13岁的小姑娘怎么变成一个女兵呢?[ 15:19]
[宋春丽] 是。[ 15:18]
[白金] 没错,从今天开始由我们金字组合,白金和赵凝来为您主持《京华寻梦》。我们今天特别荣幸邀请到著名影视演员宋春丽老师。您好!宋老师,很高兴您到我们节目中做客。我们知道宋老师出演军事题材的电视剧叫做《红梅花开》,出演宋红梅角色,还原现实生活中女军人的形象,不少观众发出这样的疑问,宋红梅是宋春丽吗?我们一起走近本期《京华寻梦》,了解背后的故事。[ 15:18]
[赵凝] 我是主持人赵凝。我们的节目是由新华网北京频道为您直播。[ 15:18]
[白金] 京华寻梦,梦在路上。各位好,这里是《京华寻梦》。我是主持人白金。[ 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