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风傲雪 怒放枝头
-----北京民族大学王碧蕙校长
一走进北京民族大学,赫然映入眼帘的是学校屏风上醒目的三行大字:“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三行大字加重了屏风的份量,象一座丰碑竖立在全体师生的心中。1994年,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布赫在建校十周年欣然题词:“团结、文明、勤奋、创新。”校训由此产生。19年来,北京民族大学宛若傲立冰霜的寒梅,怒放于教育战线的百花园中。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王碧蕙校长从事教育事业至今44个年头了,曾先后在北京西城师范学校、北京市183中学、中央民族学院附中、中央民族学院中文系担任书记、主任等职务。在多年的教学与管理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1984年,她一手建立北京民
族大学,风雨历程度过了19个春秋。民族大学是北京市创办最早的民办高等学校之一,最早的一所学历文凭考试试点学校之一,也是全国唯一的一所民办民族大学。
北京民族大学始终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在先进办学理念指导下,追求卓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原则,把“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努力为北京市和全国的经济文化建设培养高素质、实用型的各类专业人才作为办学宗旨。多年来,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民办高等学校管理办法,各种规章制度134种。并具有健全的学校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设有校董会和校委会,实行校长负责制。学校领导班子分别来自全国及首都高等院校及科研单位,都是教育界的专家学者。设有校办公室、人事处、教学处、财务处、总务处、保卫处、招生处、就业推荐处、学生处、学生生活管理处、校园综合治理管理处等管理机构。党团组织健全,有党总支、团委和学生会,还设有学术委员会及校报编辑委员会。民族大学枝繁叶茂,由经济管理学院、法学院、计算机学院、美术学院、艺术学院、珠宝学院、东方学院组成。又细分为经济系、管理系、旅游系、外语系、中文系、法律系、土木工程系、计算机系、美术系、艺术系、珠宝系、高等教育预科班。在校学生5000余人。
校园绿树成荫,在苍松翠柏的掩映下,梧桐深深、鸟鸣声声、湖光映柳、草坪如茵、花坛处处、假山喷泉、四季如春。学校曾被房山区政府绿化委员会评为“花园式单位”。经过多年的努力,校园建设已初具规模,学校占地420亩,建筑面积8万多平方米,6800平方米的教学大楼,140多个教室,3600平方米的欧式风格图书馆.
两座五层学生公寓楼,另有男女宿舍楼10余栋,都配有校园电话。为了师生休闲和方便,有千人座位的礼堂、供5000人锻炼的综合运动场、校医院、浴场、理发店、照相馆、游泳池、邮局、储蓄所、银行自动提款机和日用百货店。4个食堂餐厅,并有1个中心食堂,可同时容纳千余人用餐。根据教学需要,综合实验楼里建设了12个机房,拥有不同专业、不同类型、不同型号、不同用途的计算机、钢琴和闭路电视673台。图书馆藏书10万册,实行网络化管理。完善的教学设施满足了教学需求。
学校有专、兼职教师240余人,专职106人,其中博士8人,硕士14人,大本83人,教授27人,副教授64人,讲师15人。兼职教师也大多来自清华、北大、人大、中央民族大学等重点大学。专、兼职教师中具有中、高级职称的占99.1%。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充分保证了教学质量,这也是学校赖以发展的根本。
由于担负着教书育人,培养高素质精英人才的重任,学校形成了“宽进严出,学用结合,学、企、研结合,专兼职教师结合”的特色。现在已经是桃李香满园,学生在国家文凭考试中,通过率基本达到60%,在北京市民办高校中名列前茅。19年来为国家培养本科毕业生、大专毕业生以及各类短期专业进修生近万人(包括32个少数民族成份)。经济、管理、计算机等专业毕业的学生很多都在北京中关村高科技园区任职。据统计,2002年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8%,深受社会各界的欢迎。学校所获得的一个个荣誉也是对他们的智慧与才华、辛勤与汗水的高度褒奖:
1997年11月,被中国成人教育协会民办高等教育委员会评为“民办高校先进单位”;
1998年7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北京市人民政府评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
1998年国庆,王碧蕙校长被中国成人教育协会民办高等教育委员会授予“民办高等教育创业奖”。北京是民族教育第三界烛光杯授予了她。
在2002年对北京民办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综合评估中,被北京市教育委员会顺利评估为合格学校,于2003年3月份颁发了合格证书。
若非寒彻骨 焉得扑鼻香
成绩的取得,并非一蹴而就。这期间,离不开创业时的艰苦奋斗;离不开日积月累的点滴建设;离不开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也离不开一位懂教育、善管理、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的好校长。当学校有困难给老师发不了工资时,王校长动员在美国的女儿帮忙;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出高薪在全国范围内聘请老师,为解决教职员工的后顾之忧,有许多老师举家搬迁到学校的家属宿舍;他们的高尚情操,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每一个学生,当西部大开发志愿者报名时,广大学生毕业未敢忘忧国,纷纷踊跃报名。一桩桩、一件件、无不展现了他们为了祖国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鞠躬尽瘁,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高贵品质。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贯彻着党的教育方针,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多年的教学实践形成了一套健全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设有校董会,实行校长负责制。校董会一个月召开一次常务董事会,对学校工作进行讨论研究,作出的决定,交校长办公会议执行,按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对学校重大问题,民主讨论作出决定;成立了监督机构校务委员会,由校、院级领导,中层干部代表,教工代表,学生代表组成,参加对学校的民主管理,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参与学校改革、建设的积极性;有一支团结协作、富有活力的领导班子。为优化队伍,学校实行全员聘任制,一学期签一次合同,一人多职。
规范化的教学教务管理。一、规范的专业教学计划,三年制文凭考试大专计划;四年制本科计划;自学考试四年制本计划及两年制高中计划。二、严格的考风考纪,为培养学生诚信素质,实施全校统一考试,组织大部分教师投入考务工作,通过闭路电视系统进行监控,成绩比上次提高了6个百分点。三、实行教学三检查,开学初,检查教学工作准备情况;检查教学计划执行情况,向学生发《课堂教学情况问卷调查》表,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期末,检查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情况以及教学效果,不断改进教学工作。四、提高到课率。建立填报“教学日志”制度,坚持每天对课堂教学秩序、授课情况、学生出勤情况的督促检查。五、强化教学服务意识,严格实施“四统一”(即统一教材、统一订购、统一收费、统一发放),保证按时开课。六、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对6门公共课实行电化屏幕教学。
通过利用校内资源配置,挖掘现有潜力,在校内解决;采取校内外结合方式;采取多种途径,求助社会有关方面三种办法,使教学实习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保证了教学圆满完成任务。
稳定压倒一切,学校的安全工作非常重要,由此制定了工作思路:以“三个代表”为指导,以创建稳定、安全、文明的校园环境为宗旨,在思想上把维护学校安全,首都稳定放在突出位置,为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为学校中心工作服务,为首都安定团结服务。做到了领导重视、机构健全、经费落实、制度完备、措施有力。坚持了依法冶校,依法办事,加强管理,狠抓落实,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制定了北京民族大学维护稳定工作预案》,建立了校园突发事件处理指挥中心。在全校开展校园“三无”(无案件、无事故、无违纪)活动。整治了校园周边环境,清理了校门前的违章小商小贩,清除了院内非法网吧,净化了校园环境。尤其是在今年春天“非典”流行期间,依据安全保卫工作规章制度,学校领导班子决策果断,措施得力,全体师生团结一致,取得了抗击非典的胜利。
创造一个美好的人文环境是校园建设的重要部分,作为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意义重大,更能培养多才多艺,一专多能的高层次人才。民族大学经常举行各种文化活动,诸如知识竞赛、校歌演唱比赛、各类球赛、春季运动会、校园文化月、重大节日汇演、邀请残疾入艺术团来校演出等,艺术学院有些学生积极参加社会比赛并获奖。如焦娟同学荣获北京延庆地区青年歌手大奖赛金奖;姚岚同学荣获北京电视台举办的声乐比赛银奖;张勇同学参加河北电视台举办的演唱大奖赛荣获优秀歌手奖。近年来,他们多次组织小分队到工厂、农村进行文艺演出等社会实践活动,深受当地干部、群众的欢迎。
随着教育市场的开放,受拜金主义思潮的影响,在教育行业也出现了一些动机不纯,打着招生的牌子,一心想发不义之财的害群之马。这种人也钻进了北京民族大学,他们千方百计骗取校方信任与其合作,事后又背着校方,未经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批准,公然盗用学校名义,私自散发招生简章行诈骗之实,与学生订立实现不了的违犯政策的承诺,给学校造成名誉和经济损失,破坏教学秩序,钻法律空子,给社会制造不良影响和不安定因素。使学校这个神圣、纯洁的地方蒙尘,希望同行和学生一定要提高警惕,防止上当受骗。
北京民族大学经受了很多风霜雨雪的洗礼,知名度、美誉度大大提高,谁想给它抹黑,那是枉费心机。它扰如迎风傲雪的寒梅终会怒放枝头。
相信北京民族大学明天一定会发展成一所万人大学、学历大学和国际化大学,并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