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宫腔镜专家在内蒙古喀喇沁旗医院与当地医生联合开展手术。(受访者供图)
新华网北京11月27日电(记者赵旭、侠克)在内蒙古喀喇沁旗医院手术室内,妇产科医生熟练操作宫腔镜设备,为一名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实施微创手术。而在2021年之前,这样的手术还需要患者辗转到赤峰市内才能完成。
这一变化得益于北京市西城区对喀喇沁旗开展的医疗帮扶。虽相隔300余公里,两地因此结下深厚情谊。
宫腔镜作为一种微创妇科诊疗技术,在保留器官功能、减少手术创伤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然而在2021年前,喀喇沁旗医院因技术人才短缺,许多妇科疾病难以实现本地化诊疗。西城区挂职干部在调研中发现,当地患者往往需要长途跋涉赴外地就医,既增加经济负担,又延误治疗时机。
2021年9月,在京蒙协作框架下,西城区开始连续选派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宫腔镜诊治中心专家,赴喀喇沁旗开展对口帮扶。复兴医院宫腔镜诊治中心作为我国宫腔镜技术的发源地,在子宫畸形诊治、不孕症治疗等方面具有先进经验。
四年来,三批医疗专家接力帮扶,通过“三阶培养法”“三步走”等创新模式,帮助当地医院实现宫腔镜技术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的跨越式发展。
喀喇沁旗有关负责人表示,西城专家在第一阶段帮助本地医生规范设备操作基础,第二阶段帮助开展模拟训练,第三阶段帮助建立“主刀-一助-二助”阶梯式手术团队。通过这种传帮带模式,当地医生逐步掌握宫腔镜核心技术。
时间见证效果:首批帮扶期间,6名当地医生已能独立开展宫腔镜检查及简单手术;第二批专家通过门诊带教、手术示范等方式,进一步巩固当地医生技术水平。更值得一提的是,两名喀喇沁旗医生被选送至复兴医院进修,深入学习微创手术技巧;第三批专家除技术指导外,还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录制科普视频,提升居民疾病防治意识。
为建立长效帮扶机制,2023年7月,喀喇沁旗医院正式加入复兴医院牵头成立的“全国宫腔镜专科医联体”。通过标准化流程、远程会诊、绿色转诊等机制,确保医疗服务的同质化。疑难重症患者可通过绿色通道转诊至复兴医院,术后再返回当地康复,医保报销也更加便捷。
此外,帮扶团队还推动多科室协作,联合彩超室和麻醉科开展产前筛查、无痛分娩等工作,拓展诊疗范围。
西城区有关负责人表示,在医疗对口帮扶中,将继续坚持需求导向、精准施策,注重人才培养,打造带不走的医疗队,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帮扶可持续。未来,西城和喀喇沁旗将不断深化合作,让优质医疗资源惠及更多基层群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