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1月15日电(记者田晨旭)记者从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了解到,北京市已于15日进入正式供热阶段。这个采暖季,北京市城镇地区集中供热面积约10.7亿平方米,其中,居民约7亿平方米,备案供热单位1100余家。
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供热办副主任尹波介绍,为做好冬季供热运行服务保障,北京今年实施了950余项“冬病夏治”消隐工程,改造老旧供热管网1300余公里,完成3000余万平方米既有建筑供热系统智能化改造,并对供热系统进行了检修、维护和保养。“十月中旬以来,我们还加密开展了气象会商,及时启动供热系统试运行,试运行期间供热单位加强入户巡检和系统调试。”
正式供热首日,居民家中气温如何?15日上午,记者跟随京能集团所属北京热力(以下简称“北京热力”)朝二分公司的供热服务管家赵双,来到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四惠地区的惠润园小区。10时许,赵双和同事敲开了小区居民罗阿姨的家门。套上鞋套,进入客厅,赵双逐个检查了室内的暖气片,并用测温仪进行测温。
根据北京市城市管理委要求,正式供热期间,各供热单位要加大设备设施巡检和室温抽测频次,持续做好系统调节,及时响应市民诉求。据此要求,正式供热期间,每月5日、15日、25日,北京热力工作人员将进入居民家中抽测室温是否达标,并根据室外天气变化情况,适当增加入户测温频次。

11月15日,京能集团所属北京热力朝二分公司供热服务管家为居民入户测温。新华社记者 田晨旭 摄
96069热线是北京市民反馈供热问题的重要渠道。15日上午,记者来到京能集团所属北京热力客户服务中心。供暖首日,数十名接线员接听着来自各方的电话,解答用户的各类问题。
京能集团所属北京热力客户服务中心副主任徐姗介绍,为应对热线高峰,96069服务热线还升级启用了AI智能语音机器人。本次升级整合了75个基础业务场景与31个核心业务流程,用户可通过拨打96069热线实现人机对话,AI智能语音机器人将识别进行派单或转人工,提高热线接听率。

图为京能集团所属北京热力客户服务中心。新华社记者 田晨旭 摄
“正式供热后,北京热力还将聚焦市民用热需求,一方面加密供热设备设施巡检频次,对管网、换热站等关键点位开展常态化排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另一方面将密切跟踪天气变化趋势,动态优化供热运行策略,精准调整管网参数,实现‘室外气温波动、室内温度稳定’的保障目标。”京能集团所属北京热力总经理助理、生产技术部经理吴洪文说。
据悉,正式供热期间,市、区两级城市管理委将督促供热单位做好精准调节、安全运行和接诉即办,提高服务质量。全市45支应急抢修队伍将24小时在岗待命,备足备齐物资设备,做好准备应对供热突发事件。此外,各能源供应企业也强化了能源联合调度,全力以赴保障首都供热安全稳定。
“正式供热期间,若公众家中出现室温不达标、跑水漏水等情况,可直接拨打小区供热单位或者供热管家的服务电话报修解决。如供热单位未及时处理,可拨打市、区供热服务监督电话进行投诉。”尹波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