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7年北京工业旅游年收入将达30亿元-新华网
2025 10/27 15:36:13
来源: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7年北京工业旅游年收入将达30亿元

字体:

  10月24日,在2025年前三季度工业和信息软件业经济运行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经信局对《北京市推动工业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2025—2027年)》进行权威解读。根据规划,到2027年北京将实现年工业旅游人数2000万人次、旅游收入30亿元的目标,同步开发20款以上入选“北京礼物”的优质工业产品,让工业旅游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图为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朋在发布会上发言。

  作为全国工业体系完备、工业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北京工业旅游正迈入快速发展阶段。数据显示,2024年全市工业旅游人数约1500万人次,带动旅游收入达17亿元,丰富的工业遗产、高科技产业资源已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新增长点。此次发布的工业旅游“十五条”实施方案,由北京市经信局与市文旅局联合印发,立足“超级工厂、时尚前沿、城市复兴、工匠传承、工业记忆”五大主题,构建全方位发展体系。

  《方案》明确多项重点任务,着力构建多层次工业旅游目的地。在空间布局上,北京将聚焦首钢园、798・751园区等工业遗产名园,以及机器人创新园区、火箭大街、低空经济小镇等高科技园区,打造5个产业公园;围绕汽车和手机超级工厂、二锅头酒文化园区及老字号、非遗文化、时尚消费品领域知名企业,建设10个左右热门打卡点位。同时鼓励文旅机构整合资源,推出观光巴士专线、城市级精品旅游线路等产品,打通工业旅游消费链路。

  在产品创新方面,北京将推动企业开发特色文创产品,通过品牌IP授权转化等方式,培育一批兼具实用性与文化性的“北京礼物”。政策层面还明确,对厂区适旅化改造、数字化示范应用等投资给予补助,对精品旅游线路和畅销工业产品给予资金奖励,全方位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文化与科技双轮驱动,成为北京工业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支撑。方案提出,推动产业公园、热门点位与高校、文旅机构结对共建,打造沉浸式工业微剧场、情景体验等互动项目,让游客深度感受工业文化魅力。数字化应用领域,将率先引入人工智能、元宇宙、自动驾驶等新技术,构建全时空沉浸、多业态融合的高品质消费场景,实现工业旅游从“观光型”向“体验型”转型。

  基础保障工作同步推进,北京将开展工业文化资源系统摸底,2025年底前完成首轮普查;建立工业遗产分级分类保护利用体系,通过“以用促保”实现工业遗产活化传承。同时创新用地政策,允许工业用地兼容不超过总地上建筑规模15%的非工业研发功能配套设施,为工业旅游发展提供空间保障。

  北京市经信局产业经济研究中心李朋表示,下一步将联合各区、重点企业和博物馆,梳理重点培育的产业公园、热门点位清单,打造一批标杆项目和现象级产品,持续扩大北京工业旅游在全国的影响力,让工业文明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为文旅消费升级注入持久动力。

【纠错】 【责任编辑:杨懿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