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村”里共话长城保护“社会共治”-新华网
2025 10/26 16:48:48
来源:新华网

“长城村”里共话长城保护“社会共治”

字体:

  新华网北京10月26日电(记者陈钟昊)10月25日,为期两天的2025北京长城文化节——公众参与长城保护对话暨长城嘉年华活动在北京市怀柔区西栅子村落下帷幕。在这座箭扣长城脚下的深山村落里,各界人士通过论坛、游戏、探访等不同形式的长城遗产教育活动,探索长城保护如何从“专业主导”走向“社会共治”。

  基于多年的箭扣长城修缮实践经验,西栅子村于2020年成立了全国首个长城保护修复实践基地,近几年除了政府部门和专业保护力量深度介入,社会组织、公众也在此参与长城保护实践。本届公众参与长城保护对话暨长城嘉年华活动集聚了文物系统、社会组织、文创企业、沿线村镇等多方力量,是对长城保护科学、有效协作的一次总结与展望。

  西栅子村里设立的箭扣长城解说标识牌(10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 摄

  公众考古如何提升公众理解长城遗产价值的“可感度”与“可参与度”、传统的展示阐释手段如何与数字化叙事、场景化导览有机结合、监测技术与数据治理经验如何赋能日常保护与风险预警……在主旨发言与圆桌论坛环节,来自国内外的文化遗产领域专家、从业者从不同角度切入,探讨专业保护与公众参与的“结合点”。除了行业视角,文艺创作者、旅游从业者、媒体人、村民等也被请上论坛的发言席,讨论长城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的多种可能。

  长城保护走向“社会共治”,既要打破“次元壁”,也要穿越“时光机”,推动社会各界形成牢固的长城文化记忆。在西栅子村的空地上,一场以“筑城、战斗、生活、保护”四个沉浸式场景为主线的游戏体验活动同步开展,吸引了不少家庭、青少年参与。例如在“筑城”体验区,模拟小兵背砖、拼砌敌楼模型、知识闯关等项目让参与者在“动手做、亲身试、现场学”中理解长城工程智慧与民族精神。

  活动主办方相关负责人表示,长城保护的社会共治需要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汇聚起更广泛的社会力量,未来将持续推动“公众参与+科技赋能+在地共建”的融合实践,守护长城这一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让古老长城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命力。

  该活动是在北京市文物局指导下,由北京市怀柔区文化和旅游局、怀柔区雁栖镇人民政府主办,公益组织长城小站承办,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北京建筑大学北京长城文化研究院、北京北建大建筑设计研究院支持。

【纠错】 【责任编辑:孔令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