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第一书记裴高慧:借“菌”发力推动乡村振兴-新华网
2025 09/15 14:43:28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农牧局

驻村第一书记裴高慧:借“菌”发力推动乡村振兴

字体:

  “今年在院子里种了3000棒黑木耳,你看这长势,收入肯定差不了。”近日,兴安盟科右前旗居力很镇红峰村马广平手指着自家院里一排排饱满黝黑的菌棒,笑容里满是希望。昔日的撂荒地,在驻村第一书记裴高慧的带领下,如今已经菌棒成行,黑木耳在庭院中舒展生长。

兴安盟科右前旗居力很镇红峰村菌菇种植基地内村民采收黑木耳

  2023年11月,当内蒙古交通集团兴安分公司副经理裴高慧作为驻村第一书记踏入红峰村时,迎接他的是产业单一、人均耕地稀少的现实困境。他带来的“破局密钥”,正是这不起眼的小小木耳——短周期、见效快、省人工、耐储藏,这些特质如同暗夜中的微光,为红峰村的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认准了路子,裴高慧立刻行动。技术是拦路虎?他率领村“两委”成员赴黑龙江省“取经”,更请来技术骨干驻村指导。难题一解,村民们的热情瞬间被点燃。

裴高慧和村民检查菌棒 

  裴高慧深知,从菌棒到“金棒”,需打通产业全链条。他一面联动原单位消费帮扶,一面为菌棒保底收购穿针引线,引入龙头企业精深加工。2025年,裴高慧争取到120万元资金,为红峰村建成5000平方米的菌菇种植基地。黑木耳、白木耳、猴头菇等7个品种在此孕育,村集体经济预计增收42万元。此外,他还吸纳脱贫户、监测户到种植基地务工,既化解了劳动力短缺之困,更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小木耳,真正成了撬动乡村振兴的“金杠杆”。

  裴高慧充分发挥“娘家”内蒙古交通集团的资源优势,在他的积极推动下,5公里村道改造工程正紧锣密鼓地施工,11块崭新的道路指示牌也已安装“上岗”。目光投向更远的未来,他正精心谋划村组内部路网的优化升级以及与城乡公交系统的无缝接驳,目标就是让农产品出村进城,降低物流成本的“最后一公里”。“路畅通了,产业的血脉才能真正活络起来。”裴高慧凝望着延伸向远方的道路,眼中映照着村庄产业振兴的广阔蓝图。同时,“线上+线下”销售渠道不断延展,红峰村的菌菇也乘上了电商“快车”,飞向广阔的市场。

裴高慧跟村民一起清理外来入侵物种

  裴高慧深知,乡村振兴不仅要有产业的“面子”,更要有宜居的“里子”。他始终将村民的切身感受放在首位,紧盯那些看似琐碎却关乎生活品质的“关键小事”,全力为村民解忧。裴高慧积极推动,实现给排水一体化项目全村覆盖,新建卫生厕所152户,水厕64户,大幅度提升了村民们的公共卫生健康环境,降低了地下水污染的风险。“过去露天厕所夏天苍蝇乱飞,臭水横流。改厕后臭味没了,蚊虫少了。”红峰村村民赵长江摸着新装的坐便器感慨道:“厕所就在屋里,晚上起夜不用摸黑跑院子,冬天也不怕冻着了。”这些点点滴滴的改变,汇聚成村民们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此外,在裴高慧的统筹协调与推动下,红峰村5.9公里村内巷道改造工程已正式开工,工程将彻底解决村民“雨天一脚泥、晴天一身土”的出行难题,同时破解农产品运输受阻的发展困境,让村民期盼多年的“畅通路”成为现实;他第一时间协调力量,为监测户“半新屋”开展棚顶翻新、墙体加固、门窗更换及室内地面硬化,并筹备床铺、床品等基础生活物资,切实改善其居住条件。他还积极帮助村内困难家庭开展助学活动,为孩子顺利上学提供支持。

【纠错】 【责任编辑:陶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