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9月11日电(记者田晨旭)9月11日,2025年北京国际大都市清洁空气与气候行动论坛在北京开幕。论坛为期两天,以“减污降碳 区域协同”为主题,邀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专业机构、政府部门和企业代表,分享交流清洁空气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前沿科技、发展趋势和典型实践,为全球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汇智聚力。
据了解,本届论坛包括一场主论坛与两场分论坛。在9月11日举办的主论坛上,与会嘉宾就国际先进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以及实践探索进行了分享,展现了数智技术提升环境治理水平、推进生态环境领域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全球探索。例如,聚焦数智技术深度应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副站长陈传忠介绍了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智能化转型思路和进展,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则带来了“三监联动”治理新模式。
区域协同是国内外治理大气污染、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经验。主论坛上,京津冀三地生态环境部门总结了协同治理成效,多年来三地联防联控联治,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绿色答卷。而在“区域共商共治共享清洁空气”分论坛上,系列案例将为破解区域移动源治理难题提供多样化的思路和解决方案:北京市大兴区、天津港集团和唐山市将分别带来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建设、绿色港口与清洁运输体系建设方面的经验分享。英国伦敦、印尼雅加达将分享低排放区的建设经验。
此外,在“碳市场激励碳减排、碳普惠激发全民行动”分论坛上,来自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北京市生态环境局、上海市生态环境局等部门和机构的嘉宾,将围绕碳市场建设成效及发展经验作主旨报告。中石油(欧洲)、中国国际货运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欧盟和英国碳市场履约单位代表将分享履约经验。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北京将持续深化与国际社会的交流合作,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区域协同为抓手,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着力推进京津冀美丽先行区建设,为全球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