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羽镜界 | 华北地区的鸟类保育院——密云水库-新华网
2025 07/13 08:42:49
来源:新华社

飞羽镜界 | 华北地区的鸟类保育院——密云水库

字体:

  鸟类是自然界的精灵

  也是生物多样性的

  重要指示物种

  “飞羽镜界”,我们希望能用鸟类的精彩瞬间传达飞羽之美,更力求揭示鸟类与人类及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增进公众环保意识,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

  让我们一起进入

  飞羽镜界

  北京市东北部燕山深处的密云水库,水面面积超过180平方公里,是我国华北地区最大的水库,有“燕山明珠”之称。水库建成以来累计为京、津、冀供水423亿立方米,密云水库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植树造林绿化荒山,水库水源涵养区森林覆盖率近90%。

  白鹭在鸟岛周边飞翔(7月8日摄)。

  鸬鹚在水雾中觅食(7月8日摄)。

  密云水库位于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通道上,随着库区生态保护修复治理,生态环境稳步改善,浅水区恢复和重建湿地400多亩,库周滩涂的面积逐年扩大,库区、上游入库河流及周边的野生动植物种类日益丰富。截至2025年4月,于密云水库湿地监测记录到的野生鸟类已由之前的235种增至242种。每年春季,一万多只候鸟不远万里来到密云水库栖息和繁育后代。

  鸟岛位于密云水库西南部,面积约165亩,鸟巢分布区域约占一半面积。鸟岛主要栖息的鸟类有小白鹭、大白鹭、苍鹭、鸬鹚、夜鹭等。

  白鹭在鸟岛上栖息(7月8日摄)。

 苍鹭在密云水库鸟岛上栖息(4月2日摄)。

  黑鹳在密云水库流域的河道内觅食(7月8日摄)。

  夜鹭在密云水库鸟岛上栖息(7月2日摄)。

  经过连续几日的雷雨天气,周二清早,北京市密云水库管理处水生态所内湖管理站站长赵铭靓和同事石子航直奔密云水库鸟岛,记者也紧随其后,一同前往。赵铭靓说:“我们遵循尽量不打扰鸟儿生活的原则,但现在正是幼鸟学飞的时候,遇到极端天气时,还是需要尽快上岛巡查,看看小鸟儿们是否安全。”

  每年3至8月期间,他们实施每日巡视,人工观测鸟岛附近水鸟活动情况,运用红外相机、触发式红外监测仪、观鸟镜、望远镜等设备,详尽记录迁徙季鸟类迁返的时间、种类及数量以及鸟类的产卵、孵化、育雏情况,掌握生物多样性基础数据,为水生态工作提供研究材料。

  密云水库管理处水生态所内湖管理站站长赵铭靓(右)和同事石子航在密云水库鸟岛上观测记录候鸟育雏情况(7月2日摄)。

 密云水库管理处水生态所内湖管理站管理员石子航在介绍鸟岛周边安装的鸟类监测设备(4月2日摄)。

  鸟岛上幼鸟们在鸟爸爸、鸟妈妈的带领下,正在努力练习。顺着小径往岛深处走,远远看到一只没有熟练掌握飞行技能的小苍鹭挂在树枝中,扑腾了几下便跌跌撞撞地掉在地面上,看到人类靠近,小家伙抖了抖羽毛就跑开了。赵铭靓说:“小苍鹭个头长起来了,身体也相对结实,所以即使掉下来也不用太担心,它自己努力几次就能扑腾上树枝,然后再学飞。”

  一只苍鹭幼鸟在鸟岛上等待哺育(7月8日摄)。

  一只白鹭雏鸟在密云水库鸟岛上栖息(7月8日摄)。

 白鹭幼鸟在鸟岛上栖息(7月8日摄)。

  赵铭靓指着倒伏的树木掉下来的老巢说“我们一般会在繁殖期之后,人工清除掉下来的或者损坏的老巢,为来年的鸟儿腾地方。” 进入鸟岛,就需要时刻做好被“意外惊喜”——鸟屎砸中的准备。其实,不仅是鸟屎,工作人员有时还会被鸟儿扑腾下来的树枝砸中,走路时还得注意时常出没的蛇。赵铭靓说,这也是这份工作的魅力——惊喜和意外并存。

  密云水库管理处计划为鸟岛引入智能追踪系统,实现在不打扰鸟儿生活的情况下,更加全方位地监测鸟儿的生活状态、繁育情况、迁徙路线等,以实现更精准地保护、监测和救助,让越来越多的候鸟来这里繁育后代,让人与自然更加和谐共生。

  鸬鹚在密云水库鸟岛上繁育后代(4月2日摄)。

  苍鹭在密云水库鸟岛上栖息(4月2日摄)。

  苍鹭幼鸟在鸟岛上学习飞翔(7月8日摄)。

 白鹭在密云水库鸟岛上栖息(7月8日摄)。

  在密云水库鸟岛,我用镜头记录下新生命的诞生与成长的灵动瞬间,也真切感受到大自然的丰富多彩和生命的奥秘。

  文字:李欣

  摄影:李欣、李逸飞、李婕、胡震

【纠错】 【责任编辑:杨懿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