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5月27日电(王修楠、王瑞霞)2025“一带一路”能源转型与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研讨会日前在北京交通大学科学会堂举行,来自津巴布韦、伊拉克、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埃及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能源专家、政府代表与来自中国各大院校的学者展开学术研讨。
图为研讨会在北京交通大学科学会堂举行。(受访者供图)
北京交通大学副校长赵鹏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能源转型与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的共同使命,北京交大将始终秉持“知行”校训精神,分享绿色可持续发展技术和经验,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研讨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北电力大学原校长刘吉臻以“能源转型与新型电力系统”为题,提出“多源互补、源网协同、供需互动、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特征;中国环境科学院院长席北斗从科技创新的角度,详细阐述了环境科技在推动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中国环境科学会秘书长夏祖义表示学会将搭建更多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为促进环境学科发展贡献力量。
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高校的学者围绕能源转型、绿色交通、减污降碳等内容,分享了我国的宏观政策及先进技术。来自津巴布韦、伊拉克、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埃及的专家学者在发言中表示,希望能进一步深化在相关领域同中国的合作,为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北京交通大学党委书记陈子季表示,学校将继续加快推动先进技术共享及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推动教学科研成果惠及更广泛区域,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
【纠错】 【责任编辑:周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