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北京大学医学博物馆论坛举办-新华网
2025 05/27 17:39:30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

第三届北京大学医学博物馆论坛举办

字体:

  “智启记忆 医创未来——第三届北京大学医学博物馆论坛”日前在北京举办。与会专家围绕“AI时代下的现代医学跨维重构”主题,聚焦AI技术在医学博物馆领域带来的深刻变革,探讨如何利用AI技术实现医学知识的创新与传播、医学历史文化的深度挖掘与传承、医学博物馆的跨维重构与生态革新,旨在于文明传承与科技革命的交汇点锚定中国医学博物馆的新坐标,更好响应时代呼声。

  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医学部主任乔杰在致辞中指出,在科技赋能医学教育创新的背景下,AI与医学博物馆融合成为发展趋势。AI 技术为破解医学博物馆发展瓶颈提供了关键钥匙,也推动医学博物馆从“文物陈列馆”向“智慧教育场”加速转型。医学博物馆需发挥资源优势提供权威知识和数据,坚守医学属性;同时实现技术与人文良性互动,注重技术背后的人文价值,传播医者仁心与科学探索精神,让医学博物馆成为展示科技魅力、传递人文精神的家园。

  中国科协名誉主席、此次论坛大会主席韩启德指出,医学博物馆不仅是保存历史的“活态词典”,更应借助AI技术实现数字化、智能化革新。医学博物馆建设已超越单纯收藏医学史料的功能,成为塑造医学价值观、培育文化自信、服务健康中国战略的时代工程,需以科技赋能推动医学文化“动起来”“活起来”“走出去”,展现中国医学文化独特魅力,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海南医科大学校长、海南省医学科学院院长陈国强在主旨报告中提出了医学博物馆的六大核心使命,解读了医学博物馆作为生命认知的哲学殿堂,要深入呈现人类对生命本质的哲学思考;作为医学文明的演进图谱,既要展示技术革新成果,也要留存探索中的失败经验等。

  口颌系统重建与再生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国际口腔医学博物馆馆长赵铱民通过介绍国际口腔医学博物馆的馆藏内容、展陈形式和理念,为中国医学博物馆建设提供了指导性的经验和建议。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副会长单威强调,博物馆的核心职能是社会教育,藏品收集、保护研究、展览展示都是实现教育功能的具体手段。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艺术与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赵超阐述了健康设计的具体内涵,分享了健康设计理念在技术、文化、系统和用户体验等多方面的具体探索与创新设计案例,为医学博物馆建设提出了面向未来的多种探索和创新路径。

  主论坛还举行了中国医学博物馆建设联盟顾问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学术工作委员会聘书颁发仪式,以及中国医学博物馆建设联盟成员单位证书颁发仪式。

  在论坛举办期间,还特别开设了《铭记青蒿素之光——纪念屠呦呦获诺奖十周年特展》《“一物一故事”中国医学博物馆建设联盟成员单位精品展》《医学高校青年文创作品展示市集》,医学部校园内已有的《厚道行医——北大医学办学112周年特展》、《百年历程展》也同期开放。

  本届论坛是“北京博物馆季”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北京大学医学部主办,北京大学医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医学部档案馆、海南心路医路医学事业发展基金会联合承办。(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晋浩天 通讯员庞卓婉)

【纠错】 【责任编辑:周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