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7日),东城区、西城区、海淀区、朝阳区、丰台区和石景山区扎堆儿发布2025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政策。随着本市入学高峰向中学阶段推进,各区挖潜保障学位的同时,坚持免试就近入学原则,继续执行户籍、房产、新建学校等规范性政策,合理稳定社会和家长预期。多所新建校启用,可一定程度上缓解入学高峰压力。
多措并举增加学位供给
今年,海淀区小学和初中入学人数预计均将达到或超过3.1万人,中小学在校生规模预计扩大到35万人以上。而这种高峰将持续约10年,“十五五”期间预计在校生持续高位运行。
为缓解生源压力,海淀区一方面充分挖潜,将各学段教育设施、资源进行打通使用、灵活调配,腾出空间保障中学学位供给;另一方面发挥集团化办学体制机制优势,推进扩优提质,化解高峰学段、热点区域学位供需矛盾。值得一提的是,该区还将通过“名校北引”的方式,让生源自南向北有序流动。一批该区北部地区新建校均按照寄宿制学校建设,学位资源充足,将缓解其他区域生源压力。
其他城区也发挥各自特色,积极解决面临的类似压力。西城区今年新建多个初中校区,面向全区招生。这些学校全部位于西长安街以南,将进一步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同时,该区12所小学继续面向全区招生。东城区表示,今年将增加优质学位供给量,引导预期,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海淀区教委介绍,为保障学位供给,将建立健全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从“要素性地解决资源问题”向“结构性地解决体系问题”方向转变,积极调整办学结构。
多校划片通过电脑派位
今年,各区稳妥推进多校划片的入学方式。
海淀区教委明确,2020年后新建的中小学(含增设的初中部、小学部),继续实施多校划片,通过电脑派位的方式招收新生。新设立的公办学校参照新建校执行。
石景山区推进新建小区实施多校划片入学方式。今年,该区有4个新投入使用小区,将在对应学区实施多校划片计算机派位入学。同时,该区新设立一所初中校——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石景山分校,按照南、北校区招生。南校区将采用单校录取与多校对口计算机派位相结合的方式,北校区采用单校对口直升与多校对口计算机派位相结合的方式。
丰台区表示,自2024年起,新增教育资源学位原则上用于多校划片入学。该区根据学位供给情况和户籍、房产、居住年限,确定入学学区、入学方式和入学顺序;通过设置过渡期,逐步推进儿童少年在学区内入学。自2023年9月1日起,小学阶段转入的学生,初中入学时通过多校划片派位方式入读初中。
稳妥推进多孩家庭同校就读
“长幼随学”成为各区入学政策中提到的高频词。
今年,西城区继续通过小学入学采集平台收集多孩家庭信息。对于有多孩同校需求的家庭,该区将结合实际学位情况及入学方式等因素,兼顾教育公平和家庭诉求,尽最大努力统筹协调多孩在同一学校、同一学区内或相邻学区就近入学,着力解决家长接送不便等实际困难。
海淀区教委表示,2024年在小学入学信息采集时就收集了多孩家庭子女信息,绝大多数的适龄儿童实现了小学学段内长幼随学。今年也将稳步推进该政策,原则上学位不紧张的片区尽力解决,学位紧张的片区将在区域内就近或临近安排,尽最大可能满足家长的现实需求。
朝阳区表示,坚持自愿申请、公平公开、就近就便原则,支持符合条件的同一家庭儿童长幼随学。结合学位实际,统筹协调多孩家庭子女在同一学校、同一服务片区或相邻服务片区就近入学。东城区也明确,具有该区入学资格的适龄儿童,哥哥或姐姐已在区内小学就读1至5年级的,可在规定时间申请“多孩家庭子女同校就读”。(记者 李祺瑶 牛伟坤)
(原标题:城六区发布义务教育入学政策 坚持免试就近入学 新建校继续多校划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