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他们为健康中国奋斗的故事-新华网
2025 04/23 09:24:57
来源:新华网

聆听,他们为健康中国奋斗的故事

字体:

  新华社北京4月22日电 题:聆听,他们为健康中国奋斗的故事

  新华社记者田晓航

  “坚持深耕脑肿瘤综合诊治,只为让更多患者活下去、好好活下去。”中国工程院院士、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江涛这样道出自己的行医信条。

  22日下午,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上,江涛等五名卫生健康系统代表的故事触动人心。

  37年,江涛和团队干成“两件大事”:建成“中国脑胶质瘤基因组图谱计划”多维组学数据库,发现并命名脑胶质瘤恶性进展与复发的关键融合基因,研发神经肿瘤靶向新药,帮助延长患者生命;建立大脑功能区精准图谱,使脑胶质瘤患者在图谱指导下实现肿瘤精准切除,让患者术后功能得到良好保护。

  今年,江涛摘取“白求恩奖章”,他的获奖感言简短有力:“哪怕只有1%的希望,我们也一定会尽100%的努力!”

  “我这腿不能截,我还要上山割橡胶,老妈和女儿还等着我照顾”——难忘患者的一句恳求,海南省第五人民医院皮肤康复科主管护师邢少云坚定地选择了留在麻风病区工作。

  这一留,就是30年。别人谈“麻”色变,邢少云却主动脱去隔离衣,到各个市县去,跟麻风病人直接接触,再用自己的实践经验培训基层医护人员。

  而今,邢少云工作的病区已基本没有溃疡伤口。她应用创疡再生医疗技术将麻风病患者溃疡率从28%降至5%,并把这项技术推广至全国多家麻风病医院。

  有人无惧医学难题,有人抚慰百姓病痛。

  “我也许不是医术最好的医生,但我是村民们‘最近’的医生。”一个药箱、一把雨伞、一双雨鞋、一只手电筒,就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碧波镇白秧坪村卫生室乡村医生杨世霞出诊的全部装备。

  扎根农村25年来,杨世霞踏遍白秧坪村和周边6个村的每一条乡间小道,累计出诊行程达一万多公里,出诊2万余人次。

  在乡亲们眼里,曾经的“妹儿”变成了后来的“大嫂”,又成为如今的“伯母”。

  杨世霞相信,随着医疗卫生强基工程深入实施,未来会有更多的年轻人,为老百姓把好守护健康的大门。

  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推进健康中国行动,离不开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辛勤付出。

  “既要防范传染病,又要管住慢性病。”多年来,江苏省无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焦建栋和同事们积极推进多部门协同传染病综合防控,为重点人群免费接种肺炎球菌疫苗、HPV疫苗,将水痘疫苗纳入地方免疫规划,推广全市癌症防控行动,全力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我们将继续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在流行病学调查、监测分析、风险评估等疾控领域实践探索。”焦建栋锚定新目标。

  医者的坚守与传承,换来患者的认可与追随。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主任中医师郜洁团队坚持守正创新,帮不少中外女性圆了“母亲梦”,并推动建设了一批海外分工作站。

  “我们的民族瑰宝终将跨越山海,为世界女性健康书写中国方案。”这份坚定,也道出了新征程上卫生健康领域奋斗者的心声。

【纠错】 【责任编辑:许艺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