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水温降大模型惊艳亮相《新闻联播》,数字化转型推动传统产业向新发力;两款取向软磁材料全球首发,技术创新优势领航新质生产力发展;签约特变电工,“首钢蓝”持续助力“大国重器”建设布局;40%可溯源循环材料低碳项目发布,绿色低碳发展脚步愈加坚实;获评能效标杆三年行动先进企业,入选世界“灯塔工厂”,荣获“北京市人民政府质量管理奖”,海尔、中国重汽、福田汽车等客户的奖杯证书纷至沓来……
2025年,首钢股份在打造“制造+服务”竞争优势上发力,持续提高经营能力,紧紧依靠技术创新、数字化赋能和绿色发展“三大利器”,推动技术创新成为首钢第一竞争力。不足百日,一张张成绩单、一份份荣誉书,铺就了2025年新征程上的大道通衢。
效率提升强基 经营质量迈步节节高
在炼钢,各工序技术员正在开展一场铸机极致效率提升的拉练,在保持100%四座转炉生产模式下,钢水质量、产线效率均圆满完成指标。这是首钢股份冲刺一季度“开门红”,全员参与、全员发力的生动一幕。
开年以来,首钢股份以制约经营生产效率提升的瓶颈为发力点,努力提升经营能力、提升产线利用率,经营生产向更高效率更有韧性更可持续转变。
一季度,三座高炉全焦消耗连续三个月刷新历史纪录,长周期稳定打牢了全工序顺行的根基。炼钢阶段性开展“3+3”模式高效化生产拉练,提效攻关效果显著。热轧两线通过集批生产提节奏、换辊轧制再加速等措施,向着高效制造大步迈进,日历作业率稳步提升。首钢智新坚持“市场+现场”同向发力,产销研各环节紧密沟通、高效协同,向遏制机组效率提升的瓶颈反复冲锋,多条机组效率创历史最佳。首钢冷轧两条热镀锌机组生产效率同比提升,锌锅辊连续运行31天,实现历史性突破。
高效生产夯实经营根基,高效协同促进精细管理。首钢股份锚定“两会”任务目标不动摇,在精心组织、精细操作、精益生产上狠下功夫,坚守企业本质,用效率提升带动效益提升,持续冲锋、反复冲锋,不断提升盈利能力,把“开门红”的答卷书写得亮丽夺目。
技术创新领航 高端研发能力劲头足
和煦春日,在古城西安,首钢智新秀出技术创新“硬实力”,两款取向软磁材料全球首发,技术创新优势突显,高端领先产品的研发能力再次让行业震撼。
开发全新极薄带复合用电工钢产品,实现产品性能再度突破;烧结环冷余热高效利用及废气零排放技术成功破解行业痛点;1000MPa级汽车用热轧酸洗超高强钢凭借创新的贝氏体相变控制技术,突破强度与成形性能协同提升的行业难题;“中国专利奖优秀奖”把“卷取机倒卷方法及装置”镶上了技术创新的金边,创新势头强劲,创新成果丰硕。
然而,对于首钢人来说,技术创新永不止步,永远在路上。高炉煤气精脱硫技术运行一年以来,技术创新也贯穿了始终,新的工艺技术不断迭代升级。能源部把创新发挥到极致,针对运行过程中的难点问题,从工艺、装备、材料及相关配套控制技术,方方面面开展研发攻关,核心技术研发取得了重大突破,多项重大创新成果应运而生,形成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脱氯+水解+湿式氧化脱硫+硫单质提取”系列原创技术和装备。
首钢股份以技术创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把发挥技术优势变成突围严峻市场的关键一招,切实把技术创新贯穿到各领域、各工序,推动技术创新“关键变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坚定不移推动技术创新成为首钢第一竞争力,技术创新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数智转型赋能 实现数字发展新突破
“通过大模型运用,使生产制造流程更加高效协同,效率提升10%以上”,面对央视《新闻联播》镜头,首钢股份首席工程师董晟侃侃而谈。这款备受央视关注的“铁水运输全流程可视化与铁水温降”大模型部署进管理系统后,确保了铁水的自动高效分配与调度,让铁水在运输过程中降低热量损耗,节省燃料成本,使生产制造流程更加高效协同。而这只是首钢股份数智化发展的“冰山一角”。
从智能巡检机器人到实名制轧钢,数智化让效率效益双提升;从铁前智慧管控中心到数智化转型中心,数智化串联了数据孤岛;从首钢股份在线到智慧营销平台,数智化让产销一体管理更精准;从经营生产到精细管理,数字化给首钢股份注入了澎湃的发展动力,这些都是首钢股份数字化转型的丰硕成果。
今年年初,首钢冷轧通过应用人工智能、5G和工业机器人等工业4.0先进技术,成功入选世界“灯塔工厂”。在这场多年的布局和变革中,首钢冷轧部署了67个数字化应用案例,其中61%运用了人工智能,端到端过程控制更加精准,传统产业迎来数智化变革的春天。
首钢股份以数字化转型赋能高质量发展,充分把握数字技术带来的战略机遇,突破传统行业的局限桎梏向新发展,让数字化参与生产,在效率效益、产品服务、管控体系、防控能力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
在这场数字化转型浪潮中,首钢股份与时俱进、勇立潮头,转型的步伐愈加坚定。
绿色低碳助力 绿色品牌形象更鲜明
今年年初,首钢股份被评为“2024年度钢铁极致能效工程能效标杆三年行动先进企业”,这无疑为首钢股份坚持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注入了强劲动力。
一直以来,首钢股份以创建能效标杆为目标,坚持“四个极致”,狠抓技术节能、管理节能、结构节能,通过管理提升、标杆工序创建、能源转换提效、界面能效提升、产学研用一体推进等抓手,深入贯彻极致能效推进方案,高炉和转炉两个工序能耗持续下降,稳定达到了标杆值。
40%可溯源循环材料低碳项目是首钢股份与中山庆琏合作的一项绿色低碳产品研发项目,通过构建“生产—消费—再生”的闭环循环体系,开发出酸洗低碳产品,能够实现废钢资源100%回收利用,冶炼环节废钢比提升至40%,综合降碳30%以上,填补了国内空白。这是首钢股份在绿色低碳发展上的又一力作。
首钢股份锚定国家“双碳”战略,秉持“绿色制造、智慧赋能、循环共生”的核心发展理念,构建从绿色冶炼到低碳产品、从智能工厂到绿色供应链的全生命周期减碳体系,钢铁行业中的绿色形象愈发高大,领跑行业,首钢绿色名片愈发鲜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