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冬会再燃冰雪热 北京平谷滑雪场持续升温-新华网
2025 02/10 10:50:44
来源:平谷区委宣传部

亚冬会再燃冰雪热 北京平谷滑雪场持续升温

字体:

  教练在现场教学。

  清晨9点,位于北京平谷的渔阳国际滑雪场上已经布满密密麻麻的雪友身影,一道道身影从雪道上飞驰而下,肆意洒脱。

  近日,随着亚冬会的举办和寒假进入尾声,不少学生和家长抓住最后的假期时光,涌入雪场体验冰雪运动的激情与欢乐。“希望我的滑雪技术能提高得更快些。”来自平谷的13岁六年级学生王梓皓刚从高级道上滑下来,他已经是渔阳滑雪场的常客了,从10岁开始接触滑雪,他就爱上了这项运动。“这里雪道很多,方便滑雪爱好者选择锻炼,并且高级道雪质很软,很适合我们刻滑、走刃和换刃。”

  北京渔阳国际滑雪场距离城区仅60公里,铺雪面积达30万平方米,拥有13条雪道,总长7720米,可同时容纳1万人滑雪。其中高级道3条、中高道2条、初级道3条、教学道1条,还有4处地形公园,最长雪道达1.6公里,高差255米,多种雪道地形的选择,颇受滑雪爱好者欢迎。

  嬉雪乐园的大雪山深受小朋友喜欢。

  优化服务丰富游客体验

  迷你小雪山、免费爆米花,随处可见的文化墙、玩偶打卡墙,以及外置的洗手台和镜子……今年冰雪季,滑雪场对硬件设施和配套服务进行了全面升级,贴心的服务让游客好评如潮。

  “我从4岁半就开始滑雪了,已经很多年了,它能给我带来冲刺的乐趣,我的几个好朋友也喜欢滑雪。”来自东城区的8岁二年级的小朋友段苏宸正在妈妈的帮助下调试头盔松紧度,“渔阳滑雪场的性价比很高,工作人员服务也很到位,交通也很方便,走高速很快就到了。”段苏宸的妈妈提道,“今年这里的配套设施更新不少,孩子也爱来。”

  “以前,雪场很冷,游客不滑雪时没地方呆。”北京渔阳国际滑雪场副总经理李昀羲介绍,近几年,滑雪场增设了免费休息区和观景露台,提供沙发座椅、热水,让游客有了“避寒”场所,同时更换了2000双单板和双板鞋,以及2000副双板、1000套单板,并增加了大量儿童雪具。“我们每天下午4点到7点,在这里开设免费的懒人躺动画片区,基本上天天座无虚席,周围也站满了家长。”李昀羲介绍,滑雪场还不定期举办跨年演出、抽奖活动、游客回馈活动等,让游客不仅能体验到滑雪乐趣,更有丰富多彩的休闲度假感受。“我们每天客流从早上8:30就开始了,一直持续到晚上10:00。”

  为丰富雪友们多样化的就餐需要,滑雪场的自助餐厅设有地方菜系、家常菜系等80多样菜品,满足全龄雪友的口味。特别是专业儿童营养师精心为儿童配餐,让小雪友也能吃得安全、吃得开心。

  滑雪运动走进青少年生活

  近年来,随着国家中小学生上冰雪政策的号召,儿童滑雪爱好者数量大幅增加。“每年都会承接平谷中小学几千名学生上冰雪的活动,平谷将体育课搬到了滑雪场,为更多青少年提供了冰雪运动的机会。”李昀羲表示,除了本地学生,滑雪场还承接来自天津、河北、上海及区外冬令营机构组织的上冰雪需求,“每年我们固定合作的冬令营机构有10余家,高峰时能达到20多家冬令营的孩子同时上冰雪。”

  来自朝阳区的宋女士带着两个女儿正在准备上雪,她们已经是渔阳滑雪场的常客了。“我的两个女儿比较内向,但她们喜欢这项运动,这是今年第3次来了。”宋女士表示,两个女儿之前参加了冬令营,了解到平谷这个滑雪场,现在就自己带孩子来滑。

  “滑雪场教练的教学质量关系到滑雪场的口碑和市民对冰雪运动的喜爱热情。”北京渔阳国际滑雪场教练郭昕朋喜欢极限运动,来这里教学了2个冰雪季,平均每天要带4-5名学员,从早上9:30到晚上7:30,中间休息时间不多,“自2022冬奥会后,大众滑雪越来越普遍,青少年和成人群体上冰雪数量都有所增加,对教学的需求也逐年提升。”因为教授“小白”阶段的学员偏多,所以他更加注重培养学员的滑雪兴趣。据了解,雪场对教练上岗的考核很严格,需要通过单板和双板雪上专项技能考核、模拟教学考核和理论考核三个方面测试才可教课,目前,渔阳滑雪场已拥有600余名教练,高标准的上岗门槛、高质量的授课服务,让教练员们很受游客认可。

  “冷资源”变“热经济”

  作为京郊冰雪旅游的标志性目的地,北京渔阳国际滑雪场近年来通过丰富业态、提升服务,逐步构建起了“滑雪+娱乐+研学”的一站式体验场景,本雪季以来,渔阳滑雪场已接待游客11.3万人次。“近年来,随着我国冰雪运动推广普及,滑雪运动也走进校园和冬令营,渔阳滑雪场上人越来越多,特别是春节假期前后,外省市游客更多些,特别是南方游客偏多,客流带动了周边餐饮、住宿、设施农业采摘等的消费。”东高村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期待借助亚冬会的举办,让冰雪运动得到更大力度的提倡和推广,让更多人了解和接触到滑雪,让全民上冰雪成为新风尚。”李昀羲表示,未来,滑雪场将持续开展冰雪主题活动,传授滑雪知识,激发广大市民的滑雪热情,为群众冰雪运动的启蒙和普及推广提供良好的实践场地。

【纠错】 【责任编辑:田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