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748工程”50周年纪念座谈会在北大英杰交流中心月光厅举行。座谈会由北京大学王选计算机研究所主办、方正电子公司协办,以“驾光驭电成伟业,赋能融媒谱新篇”为主题的纪念座谈会,回顾和总结“748工程”重大意义和成功经验,为以科技创新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凝聚力量。
据悉,1974年8月,为了改变我国印刷行业的落后面貌,解决汉字的计算机信息处理问题,我国设立“汉字信息处理系统工程”,简称“748工程 ”。1975 年,北京大学以王选、陈堃銶为代表的科研团队,承担了其中“汉字精密照排系统”项目的研制,在国家和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在合作单位和用户的紧密配合下,成功研制出汉字信息处理与激光照排系统,掀起了中国印刷业“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的技术革命,为信息时代汉字和中华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创造了条件。
与会人员共同观看了视频短片,回顾了“748工程”的峥嵘岁月。
中国科协名誉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在致辞中表示,“748工程”的设立,事关国家民族长远发展的重大需求。要继承发扬老一辈“748人”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不懈奋斗的精神财富和光荣传统,大力弘扬和传承以王选为代表的科学家精神,培养造就更多像王选一样杰出的高科技人才,为建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
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郝平回顾了“748工程”技术攻关历程及北大对项目的支持,高度评价其在计算机技术发展、印刷技术革命,以及在实现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有组织科研和造就人才队伍等方面的重要意义。他指出,北大要从“748工程”和王选先生科研报国经历中汲取宝贵财富。“对王选先生最好的缅怀莫过于继承和发扬他的爱国情怀、奉献精神和治学品格”,北大人要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团结协作、奋力向前,为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推进民族复兴再立新功。
作为“748工程”的最早参与者和全程亲历者,王选计算机研究所教授陈堃銶回忆了与王选及科研团队投身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研发的攻坚克难和将成果推广应用的风雨历程。讲述过程中,她还展示了珍藏多年的当年激光照排首张报纸样张和样书。王选计算机研究所所长汤帜作了“王选所历史回顾与发展报告”。
座谈会上,参与“748工程”的老领导、老同志,以及来自相关行业的领导、专家和嘉宾、校友分别作交流发言。他们饱含深情地讲述了亲历见证“748工程”的光辉历程以及中文信息处理技术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历史性跨越;回忆了在与王选先生共事过程中,受到其精神品格与人格魅力的感染和激励。大家表示,站在新时代新起点,将不断汲取“748工程”的成功经验,赓续先辈们自主创新的精神,为实现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培养引领国家科技创新发展的综合性人才,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