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月开启“文创周”活动 文创市集等您来逛-新华网
2024 05/26 09:00:51
来源:北京青年报

博物馆月开启“文创周”活动 文创市集等您来逛

字体:

  作为2024北京博物馆月的第二个主题周,25日,2024北京博物馆月“文创周”系列活动在国家自然博物馆启幕,2024北京文博创意设计大赛和博物馆文创市集也正式启动。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文创周期间本市将在国家自然博物馆、北京大运河博物馆等博物馆设立6个文创市集,市民游客在现场不但可以淘到众多精品文创产品,还可参与丰富多彩的“社教活动”。据北京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本市把文创展销空间打造成博物馆“最后一个展厅”,出政策、搭平台鼓励博物馆文创开发,去年北京地区各博物馆文创产品营业额超2亿元,让众多市民游客真正实现了“把博物馆带回家”的美好愿望。

  文创展销空间变身“最后一个展厅”

  当前,“博物馆热”持续升温。社交媒体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购买精美的集章册打卡,分享打卡博物馆的体验。在异地旅游行程中加入博物馆成为不少人的必选项,甚至有人为一座博物馆“奔赴一座城”。从小柜台到大空间,从小规模展示到大规模集聚,近年来,北京市文物局探索出局属博物馆文创开发模式,通过文创空间提供文创产品展示销售的空间和群众观展所需的便利服务,打造博物馆“最后一个展厅”。

  市文物局文物市场管理处文创负责人鞠金哲介绍,截至目前,首都博物馆、北京市白塔寺管理处、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北京大觉寺与团城管理处、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北京艺术博物馆和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等多家市文物局所属博物馆已经设立文创空间,效果良好,深受群众欢迎。

  北青报记者在北京艺术博物馆文创产品区域看到,依托寿文化和春日花卉设计的冰箱贴设计感十足,部分冰箱贴运用了“开门”设计,颇有巧思,令人爱不释手。“在北京艺术博物馆,看似普通的冰箱贴因为设计独特,销售量非常惊人,仅在一个周末冰箱贴产品就有十几万的销售额。”鞠金哲说。

  出政策搭平台鼓励博物馆文创开发

  近年来,市文物局主动作为,调动博物馆文创工作积极性。市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宋豪杰介绍:“北京通过统筹构建‘大文创’格局、优化文物IP市场化发展路径、深入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价值等多措并举,策划推出更多真正彰显首都特色、承载中华文化的‘大文创’精品,打造更多有内涵、有品质、受欢迎的‘大文创’品牌,实现人民群众‘把博物馆带回家’的美好愿望。”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本市相继出台《关于推动北京市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推动局属博物馆文博文创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激发各馆文创开发的积极性。同时,市文物局与中国版权保护中心于2018年联合创立了北京文博衍生品创新孵化中心平台,作为全国首个以IP授权为核心、提供博物馆文创开发全链条服务的平台,中心始终积极发挥其资源集聚和公共服务优势,以博物馆为主导、企业为主体,为推进文博单位文创产品开发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截至目前,北京文博衍生品创新孵化中心平台累计采集博物馆文物藏品素材超4万件(套),收录精品博物馆文创作品5万余件,颁发数字版权登记证书近2万件/套,170余家文博单位、520余家文博文创服务企业及近千位专业设计师入驻。通过平台支持,全市多家博物馆与中国金币总公司、中国人民银行、工商银行、可口可乐(中国)、小米科技、腾讯科技、蚂蚁集团、北京建筑工程设计研究院等知名品牌有效对接并达成IP授权签约、文创落地转化项目百余项。

  去年在京博物馆迎客近9000万人次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进一步有序推进文物活化利用和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工作,充分拓展发挥北京地区文博文创展示规模及集聚效应,市文物局创新筹建“北京地区博物馆文创精品展示中心”,集中汇聚首都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北京市白塔寺管理处、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中国农业博物馆、中国铁道博物馆等数十家北京地区博物馆及文创企业依托馆藏珍贵文物资源开发的近千件文创精品。持续努力也带来了可观的收益。据统计,去年北京地区各博物馆文创产品营业额超2亿元。

  北京作为世界著名古都、历史文化名城,有着3000多年建城史、870年建都史,丰富的历史文化已成为北京的“金名片”。北京市文物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北京地区博物馆共有253家,全年累计举办展览600多项,接待观众近9000万人次,逛博物馆已经成为首都市民美好生活的一部分。为了让市民游客全方位感受博物馆之城的文化魅力,2024北京博物馆月活动于上周启动,今年的博物馆月共包括展览、文创、电影、阅读四大主题周,其间将有过百家博物馆推出线上、线下近千场展览,每天面向社会公众发放过万张博物馆免费免预约门票。

  现场

  文创市集新品扎堆 市民游客冒雨“抢货”

  5月25日至31日,由北京市文物局主办的2024北京博物馆月第二个主题周“文创周”系列活动全面展开,其中最受市民游客欢迎的,无疑是在国家自然博物馆、北京艺术博物馆、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北京大觉寺和团城演武厅、北京市白塔寺管理处、中国铁道博物馆举办的六大文创市集。

  昨日北京的天空飘着小雨,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市民游客逛博物馆文创市集的热情。北青报记者在国家自然博物馆文创市集上看到,各大博物馆和公园带来的文创产品琳琅满目,既有设计精致的冰箱贴、包,也有造型别致的吸睛摆设,几乎每个展位前都挤满了人,或向工作人员询问展品详情,或直接买走心仪的文创产品。

  在古陶博物馆展位上,北青报记者看到了类似甘肃马家窑文化出土“瓶瓶罐罐”的缩小版摆设。“这些文创产品大多有文物原型,设计师再进行创作,形成精美的艺术摆件。”展位工作人员向逛展市民游客热情地推介着。在国家自然博物馆文创产品销售区,除了常见的冰箱贴、水杯、本子等文创产品,还有猛犸象马克杯、黄河象涂色套装、中国恐龙展立体拼插模型等产品,非常受观众的欢迎。

  据介绍,此次文创市集活动邀请了故宫博物院、首都博物馆、北京大运河博物馆等28家北京地区博物馆及文创企业,天坛、北海、中山、景山、陶然亭等5家北京地区公园及“北京礼物”五大主打品牌文创。在突出自然科技类文创特色的前提下,重点展示800余件博物馆文创新品及“网红”文创佳品,创新展现文创衍生、跨界联名、文创美食及潮流国货等新生产品。

  对话

  博物馆文创“出圈”应避免同质化

  对话人:国家自然博物馆副馆长刘林德

  北青报:目前国家自然博物馆的文创产品研发情况如何?

  刘林德:我们有一个文创产品研究团队,既有国家自然博物馆工作人员,也有合作公司的工作人员。在每一款产品设计、上市全流程中,国家自然博物馆科研、展陈等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也都会参与进来,提出专业意见。这个团队主要打造自研产品,比如禄丰龙蛋宝宝和恐龙脚印文创雪糕、猛犸象咖啡杯、鹿科动物木质拼插模型系列玩具等,都是馆内的爆款文创产品。

  北青报:如何在博物馆文创产品研发中避免同质化?

  刘林德:避免同质化的核心是开发出具有自身特色的产品,比如我们的爆款文创产品猛犸象咖啡杯,其设计原型正是馆内“古哺乳动物”展厅陈列的一具猛犸象的骨骼标本。在设计时,馆内工作人员根据猛犸象的骨骼情况,按比例对其进行“复刻”,同时,利用巧思将猛犸象的长牙做成咖啡杯的手柄,十分受大小朋友的喜欢。我们还注重将文创产品打造成系列,比如咖啡杯和马克杯系列产品都非常受欢迎,马门溪龙马克杯目前就处于脱销状态。在文创产品开发规模上,我们按照“严选”模式精研开发,目前有自研产品几十个,尽全力出精品。

  北青报:博物馆文创产品如何做好品控避免滞销?

  刘林德:在自研产品上,我们有稳定的合作厂家。在合作产品上,我们有稳定的合作商家,挑选出适合自然博物馆科普风格类的产品。在库存方面,我们基本上按照三年销售完成的节奏进行把控,确保库存不积压。通过以上措施,目前我们还没出现过滞销或冷门产品。去年,线上、线下各类商品销售年营业额达到近千万元。(记者 刘洋)

【纠错】 【责任编辑:韩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