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如何更有效合作?——来自中关村论坛全体会议的声音-新华网
2023 05/27 09:09:38
来源:新华网

科技创新如何更有效合作?——来自中关村论坛全体会议的声音

字体:

  5月26日,来自五洲四海的专家、学者、企业家集聚北京2023中关村论坛全体会议,多位重量级嘉宾围绕“开放合作·共享未来”主题,深入探讨国家科技竞争加剧的当下,如何进一步开展有效合作。

图为2023中关村论坛全体会议现场。新华社记者王琳琳 摄

  “中国将实施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策略。”科技部部长王志刚表示,一是推动知识、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顺畅流动,为更多国际科技组织和各国科学家、企业家、投资人来华创新创业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和舞台;二是设立面向全球的科学研究基金,聚焦气候变化、环境治理、人类健康、粮食、能源等全球性挑战,开展更多务实合作;三是加强全方位、多主体民间科技交流,实施“一带一路”“碳中和”等国际科技创新合作计划,加快推进中国牵头发起的国际大科学计划,为世界各国科研人员搭建互利共享的合作平台。

  “今年论坛的主题可谓恰逢其时。几年前,‘共享未来’的理念还难以产生共鸣,如今已是不容否认的事实。”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联席主席兼理事比尔·盖茨在视频演讲中表示,危机不分国界,人类必须致力于跨国合作。“中国拥有令人瞩目的经验与专长,长期致力于科技创新的投入。在应对一些全球复杂挑战时,中国通过分享其科技成果与成功经验,将能够为世界做出独特贡献。”

  回顾中国科技发展历程,我国科学家在开放合作中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对全球科技界的贡献也在不断增加。中国科学家牵头发起或参与的深时数字地球、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等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工程,以及最新发布的首次拍摄到黑洞和喷流全景图等成果,都离不开全球科学家的密切合作。

  中国科学院院长侯建国表示:“我们要加快建立开放共享的科技创新网络,汇聚全球顶尖人才和资源,在开放合作中推动加快科技高质量发展。”

  “科技共同体”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演讲中的关键词。他认为,跨国界、跨领域、跨学科合作,才能共同发展。破局科技创新,离不开民间交流以及高水平顶尖人才之间的交流。

  科技是世界性的,发展科技也必须具备全球视野。量子信息等新型技术加速迭代、颠覆性创新不断涌现,这些都对全球科技创新组织模式、产业体系和国际治理带来深远影响。

  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阿德姆·帕塔普蒂安向与会嘉宾分享了一张世界地图的故事。“我有一个习惯,在完成每次科研后,会向实验室所有团队成员致谢,有时不仅公布他们的名字,还会拿出一张世界地图,用大头针标记所有人员的出生地。”

  阿德姆·帕塔普蒂安说:“我希望全球都能认识到开放交流协作、包容与多元化才是科研学术界成功的标志。危机时刻,智者搭桥,而愚者筑墙。人类命运与共,我们必须彼此关爱、互利合作。”

  中国科协专职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束为表示,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科技促进和平与发展、倡导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支持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是全球科技界的责任所系。中国将加强创新资源的融通效能,推动国际科技组织的联系互通,增进国际科技交流,推动全球创新协同,展现新担当、新作为。(记者王琳琳、张漫子)

【纠错】 【责任编辑:毕尚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