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铁房山线北延首经贸站内,壁画作品《勾勒·青葱校园》吸引乘客驻足观看。记者 饶强摄
林木、奇石与高台楼阁穿插掩映,古代文人雅士与当代大学生在其间怡然自得。近日,地铁房山线北延开通试运营,首经贸站内壁画作品《勾勒·青葱校园》频频吸引乘客驻足。这件艺术品的构图源于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汉宫春晓图》,画面内容与当代首经贸大学生活相融合,成为市民的新晋打卡地。
在这幅长卷中,古代人物的形象出自于《李白行吟图》《琉璃堂人物图》以及《文苑图》等历史佳作,与古代先贤共处画面的大学生形象则贴近真实生活,画中人物有的卧于屋内阅读、用餐,有的在院外弹吉他、赏景、闲谈,还有的在骑单车,整个画面的纵向空间也随着人物的活动徐徐展开。
画中还有古今人物的互动,如大学生与古人一起坐在电脑前讨论,古人手中拿着毛笔,大学生的手边则摆放着一杯奶茶。“这幅画的细节太有意思了,既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又有大学生的现实生活,感觉古代人物和我们的距离似乎也没有那么遥远了。”一位乘客对记者说道。
记者近日采访了项目艺术指导、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副院长崔冬晖教授,揭秘这一“校园版”古画的幕后创作故事。他介绍,首经贸站内艺术设计过程经历了六七个月,设计团队包括十几位成员,均来自中央美术学院,并跨越不同学科,“其中《勾勒·青葱校园》由壁画专业师生负责创作,数易其稿才定稿。”
多年来,崔冬晖一直是城市轨道交通空间设计的研究者与实践者。他认为,城市轨道交通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城市最常用和最便捷的通勤工具,其空间也是大众频繁接触的文化艺术舞台,“轨道交通设计不是简单的装修,而是借由艺术品的表达,让来自不同地方的人们了解这个城市、区域的文化特征。像地铁首经贸站的设计,正是结合了车站周边充满人文情怀且轻松浪漫的高校文化氛围。”(记者 王广燕)
-
“今年就在工地上过年了” 春节期间要持续施工
” 为了确保京杭大运河(北京段)按期通航,有3座船闸正在紧张施工中,李秀田所在的榆林庄船闸就是其中一座。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保质保量按期完工、尽早通航,努力把北运河打造成为城市副中心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的金名片。
-
平谷的温室大棚近日桃花绽放 头茬鲜桃3月上市
平谷区马坊镇的温室大棚近日桃花绽放,桃农们忙着疏花、授粉,头茬儿大桃3月份就要上市了。走进马坊镇李蔡街村温室大桃种植户崔德坤的大棚中,淡淡的花香与烂漫的桃花让人如同走进了春天。
-
“校园版”古画亮相首经贸地铁站 吸引乘客观看
林木、奇石与高台楼阁穿插掩映,古代文人雅士与当代大学生在其间怡然自得。记者近日采访了项目艺术指导、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副院长崔冬晖教授,揭秘这一“校园版”古画的幕后创作故事。
-
苹果园枢纽年底有望"三线换乘" 换乘只需4分钟
老苹果园地铁站旁,横跨苹果园南路南北的苹果园综合交通枢纽已露出地面。记者在苹果园综合交通枢纽现场看到,基坑内一排排密密麻麻的脚手架已经搭建完成,施工工人正在脚手架上进行模板搭建和钢筋绑扎。
-
陈争争:完善激励机制 吸引并保留优秀法律人才
北京市政协委员陈争争表示,要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吸引并保留住优秀法律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