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集
新华社北京11月27日电(记者张骁、夏子麟)记者27日从北京市重大项目办获悉,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改造工程正式完工,成为北京冬奥会首个完工的改造场馆。
“水立方”是北京奥运会标志性场馆,曾举办游泳、跳水、花样游泳等奥运水上比赛,为迎接北京冬奥会冰壶和轮椅冰壶比赛,场馆2019年首次实现“水冰转换”并举办赛事,在北京市冬奥场馆中率先进入实战测试阶段。
北京市重大项目办城区场馆建设处处长黄晖介绍,“水立方”改造涉及建筑、防水、膜维修等多个工程领域,改造面积约5万平方米。改造难点之一是在比赛大厅中部搭建可转换结构及安装可拆装制冰系统,形成具有4条标准赛道的冰壶场地。经反复论证和多轮试验,“水冰转换”方案取得成功,转换材料得到重复利用,有效缩减了改造成本。
国家游泳中心总经理杨奇勇介绍,“水立方”目前已经启动第二次“水冰转换”,待场地制冰完成后将再次对公众开放。在北京冬奥组委、北京市重大项目办、北京国资公司指导下,“水冰转换”方案成为践行奥运场馆“反复利用、综合利用、持久利用”思路的生动实践。北京冬奥会后,场馆将实现水、冰功能的自由切换,既可开展水上赛事、表演项目,也可开展冰上运动,并举办大型活动。
据悉,为做好场馆可持续运营,国家游泳中心还利用南广场地下空间建设两块冰面。一块为标准冰场,另一块为冰壶场地,将作为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冰壶项目体验基地向大众开放,助力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
北京要闻
-
“水立方”成为北京冬奥会首个完工的改造场馆
新华社北京11月27日电(记者张骁、夏子麟)记者27日从北京市重大项目办获悉,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改造工程正式完工,成为北京冬奥会首个完工的改造场馆。
-
北京立法固化中医药抗疫经验 加强人才培养
屠志涛表示,下一步,北京将加强中医药应急物资、设备、设施、技术与人才资源储备,将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纳入北京市应急救援队伍。
-
北京:前10月PM2.5累计浓度39微克/立方米 同比下降7.1%
在VOCs治理方面,今年以来,北京已退出一般制造业和污染企业113家,并对62家VOCs重点排放企业开展“一厂一策”深度治理。
-
北京面向社会公开征求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草案意见
意见稿明确了中轴线文化遗产的定义、保护对象、保护要素和保护原则以及中轴线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机构和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措施等。
-
北京冬奥宣讲团走进百所高校系列宣讲活动第一季在北大落幕
新华社北京11月27日电(记者汪涌、姬烨)27日晚,“燃动青春 助力冬奥——北京冬奥宣讲团走进百所高校系列宣讲活动”第一季在北京大学百年纪念讲堂落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