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集
新华社北京11月11日电(记者侠克)近日,多地冷链食品外包装核酸呈阳性,日常生活中如何安全食用冷冻冰鲜食品,北京市疾控中心专家表示,应到正规超市或市场选购生鲜产品,选购时可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反套住手进行挑选,避免用手直接接触,同时保持正确佩戴口罩。
购物后,应及时用肥皂或洗手液清洗双手,洗手前,双手不碰触口、鼻、眼等部位;海淘、代购境外国家或地区商品,包括购买境外冷冻食品,要关注海关食品检疫信息,做好外包装消毒。
专家表示,在清洗加工时,应保持厨房和用具的卫生清洁,处理食材前要洗手;做到生熟分开,处理冷冻冰鲜食品所用的容器、刀具和砧板等器具应单独放置,要及时清洗、消毒,避免与处理直接入口食物的器具混用。清洗或接触冷冻冰鲜食品后,应先洗手再接触熟食;厨房要保持通风和清洁,必要时进行环境和餐具炊具消毒处置。
同时,应尽量避免生吃、半生吃、酒泡、醋泡或盐腌后直接食用海鲜。两人及以上共同就餐时,建议使用公筷、公勺,减少交叉感染,降低传染性疾病和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此外,食用后一旦出现发热、腹泻症状,要及时到发热门诊就医,并主动告知食用时间、食品种类和食材来源等信息,以助诊治。
北京要闻
-
北京疾控:避免用手直接接触冷冻冰鲜食品
-
智能化浪潮下,老年人金融需求如何满足?——新华社记者探访北京多家银行网点见闻
面对银行智能化的趋势,老年人的体验感受如何。
-
冬奥北京赛区15块冰面完成场地建设
仅用了3天,北京2022年冬奥会第一块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冰面昨天在首都体育馆诞生。市重大项目办城区场馆建设处处长黄晖透露,截至目前,北京赛区15块冰面全部完成场地建设。
-
北京海关已免除企业近600万元滞纳金
疫情对外贸行业带来冲击,不少企业面临资金压力。针对航空航材企业经营运转在疫情期间受影响较大,海关方面创新推出了北京关区航空航材类企业税收特色监管模式,对北京地区稳外贸稳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
-
首块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冰面在首体诞生
据悉,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是当前冬季运动场馆最先进制冰技术之一,将在北京冬奥会实现大规模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