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集
新华社北京5月17日电(记者熊琳)违法排污造成环境损害1956万余元,已处罚但已造成的环境损害赔偿仍未解决……记者从北京市人民检察院获悉,检方日前成功办结首例支持政府指定部门作为赔偿权利人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案件,有效节省司法资源,维护生态安全。
2019年初,北京铁路运输检察院公益诉讼部门接到线索,称北京动车段内部废水经自建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直接排入丰台区黄土岗灌渠,可能对水生态环境造成损害。调查发现,北京动车段近年存在违法排污情况,多项排放指标超规定限值,对黄土岗灌渠排污口下游河道环境造成了损害。经鉴定,上述违法排污行为造成环境损害价值1956万余元。生态环境部门已做出行政处罚,但排污主体还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调查中,丰台区生态环境部门提出作为区政府指定赔偿权利人,启动与北京动车段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程序。检方认为,此举有利于以最小成本实现受损公益修复的最佳效果,同意启动支持磋商程序并积极推动双方有效磋商。
北京动车段地跨丰台、大兴两区,排水问题涉及生态环境、水务等行政机关。排污口被封堵后,北京动车段日常生产作业受到极大影响。对此,北京铁路运输检察院发挥跨行政区划管辖优势,加强与丰台、大兴两区水务局及相关行政机关沟通,促成由北京动车段投资人民币2950万余元升级段内污水处理站,建设外排污水管道至市政管网,以替代修复方式实现生态环境损害赔偿。
目前,磋商双方已签订协议,替代修复工程已完工并投入使用,解决了企业近十年排放污水难题。这也是北京市检察机关提出探索构建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新格局以来,首起支持政府指定的部门作为赔偿权利人启动、完成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案件。
北京要闻
-
修复生态 北京成功办结首例检方支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案
调查中,丰台区生态环境部门提出作为区政府指定赔偿权利人,启动与北京动车段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程序。
-
助残脱贫 决胜小康——写在第三十次全国助残日之际
三十年岁月弹指间,我国残疾人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在祖国各地、各行各业,都能看到残疾人自强不息、不懈奋斗的身影,这个特殊困难群体正突破生理和心理条件的束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参与者、贡献者和享有者。
-
通州区教委新安排出炉 6月全部恢复原班级教学
通州区教委最新发出的通知明确:自6月1日起,原则上中小学开学各年级恢复正常的作息时间和正常的教学班级;与此同时,学校集体教学时间不早于8点钟,各个年级、班级实行错峰到校、错峰离校措施。
-
纪实文学作品《古路之路》书写脱贫攻坚新实践
2020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书写 “悬崖上的村庄”古路村脱贫攻坚生动实践的纪实文学作品《古路之路》近日已由天地出版社出版发行。
-
北京市目前已建成522个温馨家园就近服务残疾人
今天是第30个全国助残日,一场以“助残脱贫 决胜小康——爱·筑小康”为主题的北京市全国助残日主题活动在通州区举行,残疾朋友在温馨家园认真地进行手工艺品创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