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集
新华社北京4月24日电(记者盖博铭 马岩)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联合首批30家创投机构23日发起“中关村创投战疫投资行动”,将提供总规模约300亿元人民币的投资额度,重点投向初创期、成长期的优质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以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助力优质科技企业渡过难关。
首批30家创投机构包括行业头部机构、政府引导基金合作机构、产业背景及专业领域投资机构等,共提供约250亿元人民币、7亿美元的意向投资规模,总规模约300亿元人民币。此次行动实施周期为即日起至6月底。
据介绍,此次投资将聚焦生命健康、数字经济、协同办公、无人配送等高精尖产业领域,重点投资初创期、成长期的优质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对已获得投资(天使轮、A轮)且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优质企业以及孵化器在孵企业给予优先支持。
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二级巡视员陈文奇表示,系列支持举措不仅仅要帮企业解决成本、资金的压力,更重要的是帮助中小微企业正常开展业务经营,恢复“造血”能力,提高中小微企业生存和发展能力。
此前,中关村管委会联合8家金融服务机构推出了200亿元规模的“中关村企业抗疫发展贷”,截至4月9日,已发放贷款412笔,累计发放贷款金额56.3亿元。
北京要闻
-
中关村发起创投战疫投资行动
新华社北京4月24日电(记者盖博铭 马岩)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联合首批30家创投机构23日发起“中关村创投战疫投资行动”,将提供总规模约300亿元人民币的投资额度,重点投向初创期、成长期的优质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以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助力优质科技企业渡过难关。
-
窥探疫情下数字经济中的新职业
疫情期间,数字经济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催生出一批新职业,打开就业新窗口。日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与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了包括网约配送员、人工智能训练师、呼吸治疗师等16个新职业,其中很多新职业是疫情服务中的“生力军”。
-
疫情期间超八成老人首选线上阅读
数据显示,疫情对人们的阅读习惯形成重塑,家庭阅读量超过2017年全年水平,同时超八成老年人首选线上阅读方式。
-
24小时全新阅读空间静候读者
4月23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读书日,图书馆一向有线下活动密集举办的传统,但今年是最特殊的一年,截至目前,北京公共图书馆均未对外开放。
-
京承铁路沿线开展环境“大扫除”
昨天,顺义区旺泉街道与铁路部门联合启动铁西南路铁路沿线综合整治,将顺义火车站南侧1.5公里长、约1.2万余平方米的铁路红线区域彻底清理干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