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集
新华社北京4月9日电(记者张漫子)北京9日发布的《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长期规划(2019年—2035年)》提出,到2035年,北京人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筑面积将增至0.45平方米,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在全面实现一刻钟文化服务圈基础上,更好实现全地域覆盖。
规划提出,要建成供给丰富、便捷高效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覆盖身边化、服务内容品质化、供给主体多元化、服务方式智能化,建成完备、便捷、高效、优质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在优化全市公共文化设施布局方面,北京将引导新建大型文化设施向回龙观天通苑等人口密集地区及文化设施薄弱地区布局。在拓展公共文化服务空间方面,北京将提升国有博物馆策展能力和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用好民间博物馆、私人博物馆,打造布局合理、展陈丰富、特色鲜明的博物馆之城。结合疏解整治腾退空间再利用,采取盘活存量、调整置换、集中利用等多种方式,打造多样化公共文化空间。同时,探索在大型社区引入创意元素、文化力量改善社区治理,推动公共文化设施向传承展示、知识服务、创意辅导等综合功能提升。
在提供高质量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产品方面,北京将构建以公共图书馆、综合书城、特色书店、社区书店等为支撑的十五分钟现代公共阅读服务体系,使北京成为流淌着浓郁人文气息的“书香之城”。
北京要闻
-
卫星遥感监测显示:今年春季北京沙尘不会比正常年份频繁
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日前基于MODIS卫星数据遥感,测算植被覆盖指数和积雪指数,分析了近期北京上游沙源地植被覆盖及积雪覆盖等状况,对春季沙尘趋势进行了预评估,认为若无极端气象条件影响,今年,北京的沙尘天气不会比正常年份频繁。
-
北京将提升人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筑面积至0.45平方米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覆盖身边化、服务内容品质化、供给主体多元化、服务方式智能化,建成完备、便捷、高效、优质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
北京将提升旅游消费占比 培育高质量旅游产业
新华社北京4月9日电(记者张漫子)北京9日发布的《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长期规划(2019年—2035年)》提出,北京将顺应消费升级的变化,打造精细化、差异化、个性化、特色化的旅游产品,切实提升游客的体验度和满意度。
-
共商合力抗疫:世界经济论坛通过“云端”举办全球大学校长论坛
视频会议中,身处各国的校长代表们介绍了在此次疫情下各校保障教学和师生健康的努力,并对在线教育的挑战和前景,高校在科研、教学等方面的合作以及大学未来发展等进行了经验分享和深入讨论。
-
北京海淀: 中关村环保科技示范园有序复工
近期,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环保科技示范园内的企业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有序复工复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