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文物局日前明确提出,各博物馆在未接到行业主管部门恢复开放的正式通知前,不得擅自恢复开放。市文物局同时发布《疫情防控期间北京地区博物馆有序开放工作导则》,指导各博物馆为未来恢复开放做好准备。导则明确,博物馆恢复开放后,将全面实行实名制预约参观方式,原则上暂不接待团体观众。
依据导则,恢复开放前,各博物馆要对开放区域的防疫安全进行评估,不符合安全开放条件的区域一律不得开放。内设的影剧院、宣教场所、餐饮服务区、互动展示区、商品销售区等区域暂不开放。
博物馆计划开放前,要提前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渠道,向社会公告恢复开放的具体时间、预约方式、服务项目、入馆须知、观展注意事项等内容,在博物馆主入口等醒目位置设立疫情防控警示牌,并公布所在地疾控中心联系电话。除配备充足的口罩、非接触式测温设备、消毒液、洗手液等物资外,博物馆需在观众入口处配置体温检测设备,并配备专人开展相关检测登记工作。有条件的单位应设立临时隔离点或医疗救助点。导则特别提出,在使用清洁剂、消毒液等防疫用品时,博物馆应做好展厅展柜的密封工作,避免其对展柜内有机质文物标本的损害。裸展文物较多的展厅或室内展区暂不开放。
博物馆恢复开放,将全面实行实名制预约参观方式,实现观众错时分批入馆并实时监测预警。入馆观众必须出示本人有效证件,并登记个人信息。鼓励使用“北京健康宝”等数字化手段掌握观众基本信息。
导则要求,入馆观众须一律佩戴口罩,进行体温测量,检测体温超过37.3℃、出现咳嗽等可疑症状者不得入馆参观。博物馆日接待量不得超过日最大承载量的50%,瞬间流量不得超过最大瞬时流量的20%。暂停团体接待服务以控制观众流量。暂停对外餐饮服务、文化讲座、现场宣教等人员聚集的公共活动。
博物馆要严格对公共开放区域进行清洁、消毒和通风,重点做好安检口、咨询台、洗手间、重要通道、扶梯把手、电梯轿厢、休息座椅等部位的清洁消毒工作,增设废弃口罩回收专用箱(桶)。公共区域内应配备清洁消毒用品供观众免费使用。
博物馆参观将实行分散式参观导引,防止人员交叉以及在某一区域过于密集,确保有1.5米以上的安全距离。近距离服务游客的一线员工,必须正确佩戴口罩上岗。(记者 刘冕)
-
北京市文物局:博物馆不得擅自恢复开放
-
北京:已建立境外进京人员集中观察点149处
在19日举行的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委组织部部务委员徐颖表示,目前北京市各区已建立境外进京人员集中观察点149处,在食宿安排方面,集中观察对象原则上单独房间居住,在房间内单独就餐。
-
中国至东南亚大通道重点工程昆楚高速公路进展顺利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昆楚高速公路项目常务副经理齐祖权介绍,长106.9公里的昆明(岷山)至楚雄(广通)高速公路扩建工程是对现昆明至楚雄高速公路的扩容改造。
-
“抢”绘设计图 人性化细节多——重启的北京小汤山医院“揭秘”
近日,新华社记者专访了承担小汤山医院改造设计任务的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建院”)设计团队。
-
北京海淀:中关村软件园二期有序复工
近日,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软件园二期内部分企业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有序复产复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