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区东四流水巷胡同遍植葫芦等绿植(资料照片)。
“2020年,腾退土地实现增绿1600公顷,建设城市森林13处,口袋公园及小微绿地50处。”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句话,给市民带来了满满的绿色获得感。在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上,记者就此采访了市园林绿化局负责人以及多位市人大代表。
市民周末出游,今后要增添新去处了。“今年,全市将再建设36个城市休闲公园。”市园林绿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其中最知名的就是温榆河公园一期示范区和副中心的城市绿心。
今年“五一”,温榆河公园一期示范区就将建成开放了。它地处潮白河、温榆河的冲积扇上,建成后将呈现湿地芦苇、花溪锦田、曲径通幽等特色景观。北运河畔,城市绿心的8000亩绿化也已基本完工,将在今年“十一”前展露真容。
见缝插绿。2020年,还将有50个迷你绿地、口袋公园如珍珠般散落一地,把市民家门口装点得生机勃勃。
“高质量发展,本身就包括平衡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于市人大代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教授江泽平来说,政府工作报告对于绿化的重视,让他感到欣喜而振奋。“不论是森林还是草坪,都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近年来,北京愈加先进的绿化理念也深深打动了江泽平。“有次在CBD开会时,偶然间踏入了一片城市森林。”江泽平代表说,与普通公园相比,城市森林更注重营造近自然的森林生态系统。广植浆果类、蜜源类植物,为小型哺乳动物、鸟类和昆虫提供果实和巢穴。如今,北京的城市森林越来越多,他的监测表明,动植物种类也有所增加。
市人大代表、朝阳区常营乡人大主席何文东,则深深感受到了绿色给区域带来的活力。通过疏解腾退,常营乡近年来建起了几个公园,2019年,一条贯穿公园的半程马拉松赛道落成。“这条赛道独一无二,在这儿跑步,身边是林海、花丛、溪流,太美了!”何文东代表说,头一次举办赛事,就有来自7个国家的3000多名选手报名。(记者 朱松梅 特约摄影 张传东)
-
高质量发展加码北京经济“含金量”
出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破解成果转化难点,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疏通企业发展堵点,各区立足特色谋划转型升级亮点……首都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含金量”不断增加。
-
千万盆年宵花上市迎新春
2020年迎春年宵花展近日在北京花乡花卉嘉年华艺术中心拉开帷幕。春节将近,北京花乡花卉嘉年华艺术中心内姹紫嫣红,蝴蝶兰、大花惠兰、凤梨、红掌、仙客来等传统花卉品种摆放在市场显著位置。
-
绿意染胡同
朝阳门北小街35号院门前,一株百年古槐成了“地标”,时值冬日,仍以舒展的姿态迎送市民。花池、花架的摆放,由街道牵头,可这池子里种的花,架子上爬的藤,全都由胡同里的热心居民养护,他们都是东四“花友会”的成员。
-
创新引领 “三城一区”加速跑
涵盖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内的“三城一区”是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主平台。“三城一区”的互动、协同作用也愈发凸显,2019年,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研发国际领先、填补国际空白的新技术21项、新产品37项,转化落地117个“三城”科技成果项目。
-
今年全市启动300个楼门院治理试点
在老旧小区改造方面,李万钧表示,将结合疏解整治促提升行动,增加理发、家政服务、菜店等便民服务网点,还要提高这些网点的服务质量。新政策实施后,全市超过75万老年人直接受益,每年发放养老服务津贴补贴近20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