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但同时也是各级各类教育中的短板。经过一期行动计划、二期行动计划,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发展,各个地区也是非常重视学前教育发展。在这样的前提之下,目前学前教育依然是各级各类教育中的薄弱环节。
幼有所育、学有所教是十九大对学前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事业提出的新要求。在这种前提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应运而生。我觉得教育的发展要适应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应该服务于或者超前服务于整个社会的发展。《意见》里面很多要求之前也提到,但是这次随着《意见》的出台,我认为更加全面系统化。
《意见》提出了新时代学前教育发展的目标,主要是八个字,就是“普及、普惠、安全、优质”。《意见》明确,到2020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这次特别提出了要在普及、普惠、安全的基础上优质发展,这实际上是响应百姓对公平教育的一种需求,让百姓真正有获得感。教育公平怎么体现?它一定是在有质量的前提下才能真正实现教育公平。所以在《意见》一共提出了9大方面35条,这是全面系统明确有力的治理措施。
2010年出台的“国十条”给学前教育带来了大发展,我们一般称“国十条”为学前教育发展的里程碑。而在2018年出台的《意见》,业界普遍认为是有可能超过“国十条”的一个新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文件。我想重点说一下,中央的文件是全面系统明确有力的,这次的《意见》在每一个条目或每一个过去我们觉得困扰学前教育发展的瓶颈之下,形成一个闭环系统。比如幼小衔接,过去我们说幼儿园有“小学化”的问题,有的幼儿园觉得很委屈,好像一说“小学化”这个板子就会打到幼儿园身上。有的幼儿园说可以执行去“小学化”,但实际上教育是一个系统问题,光幼儿园来解决不行。如果我们不把它形成一个闭环系统,这个问题是无法得到彻底解决的。“小学化”的问题实际是应试教育下延,让家长引起焦虑。
学前教育是各级各类教育中的短板,或者说是各个环节中最薄弱的环节,也因过去在重视程度、投入方面存在问题。近些年特别是2010年以后,党和政府重视学前教育发展,加大了对学前教育的投入,这些年学前教育的规模应该说是快速提升了。尽管如此,投入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
从世界范围内看,别的国家在教育财政投入方面对公益普惠的支持上有一些经验。首先是确保所有儿童都有机会接受高质量的学前教育。
第一,普及学前教育的政策措施和实践方面。目前将学前教育纳入了义务教育体系或提供免费学前教育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如通过立法把入学年龄整体向下延伸,或推行免费的学前教育政策。在部分经合组织国家,儿童进入小学前至少在最后一年会接受免费早期教育与保育。在欧洲部分国家,3-6岁的儿童接受教育的观念已经被普遍接受。
再者,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计划实施免费学前教育,如日本提出促进教育计划,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取消学费,让每个儿童都能享受高质量的早期教育。二是从2014年开始为五岁的儿童提供免费的儿童早期教育。三是从2015年开始为父母获得市政免税政策儿童提供财政支持等。
此外,通过多种途径保障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这也是世界各国的共识或者共同点。同时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支持学前教育,来逐渐降低家长的负担。
第二,扩大普惠性的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政策方面,世界各国也有不同的做法。我简单做一个介绍,一个是以公立学校学前教育机构为主提供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这是一种做法。再有,通过不同的方式对私立学前教育机构实行财政扶持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
总体而言,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学前教育都有不同的财政支持以及政府和家庭的分摊机制。
做教育要尊重教育规律,教育改革有它自身的客观规律。从这个角度讲,教育过程中要把握三点,一个是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规律,具体表现为教育是否适应甚至超前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否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服务和促进的作用。第二个是教育自身的协调发展规律,包括自身的规模结构、数量结构、资源配置。第三个规律要符合教育的品质,教育者这个主体全面发展的规律。只有尊重规律,按教育规律办事,实事求是地践行教育规律,才能更好的把握客观现实,促进教育对象更好的发展。
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庄子曾经提出过“乘物以游心”,其中他提及的“乘物”意义就是要驾驭自然规律、驾驭知识思想、驾驭法则。我们谈教育,教育一定要尊重自身的规律。教育是个慢工夫,在这个过程中教育的发展是具有独特的、自身的发展规律。教育这个词始自拉丁文中,原意是引出。引出是个体具有的,我们只是去激发它,去唤醒它,把真正的人引出来,塑造出去。所以“教育”就是把一个人内心真正引导出来,帮助他成长为自己的样子。
再具体到学前教育,我们经常说要防止“小学化”。在这次的《意见》也特别提出要珍视幼儿的游戏,这样一些东西都是直指儿童身心发展的独特特点。在3到6岁这个阶段,由于儿童年龄特点的独特性,所以我们提出要坚持以游戏为启蒙活动,坚持保中有教,教中有保,保教结合。
总之,在当前国家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发展的情况下,怎么去提升幼教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全面提高专业素质,这是每一位从事学前教育工作者必须要认识和努力去做的。我特别喜欢的学者周国平先生的一句话——“我们要让孩子现在快乐,未来幸福”。希望所有包括我在内的从事学前教育的工作者,能够在教育工作中尊重教育规律,回归教育本原,让我们的孩子现在快乐,未来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