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修仁德济世养生 同仁堂熔铸金字招牌

同修仁德济世养生 同仁堂熔铸金字招牌

新华网首页 时政 国际 财经 高层 理论 论坛 思客 信息化 房产 军事 港澳 台湾 图片 视频 娱乐 时尚 体育 汽车 科技 食品
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田瑞华日前做客新华访谈,就老字号的传承与发展、改革与创新等话题接受记者采访。田瑞华介绍,同仁堂创始人的先祖于永乐年间,从宁波北迁,落户北京。到公元1669年,第四代传人乐显扬开设药室,始创同仁堂品牌。同仁堂的发展是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交汇融合,“遵古不泥古,创新不失宗”是同仁堂对创新的理解。
精彩观点
1
田瑞华

传承古训 树立自律意识

传承古训 树立自律意识
https://player.v.news.cn/api/v1/getPlayPage?uuid=1_1a20e72966714fc295a9d816818dc691&vid=46478972d64f2ad63f7f6e673a93af98&playType=0

从最初的同仁堂药室、同仁堂药店,到现在的北京同仁堂集团,同仁堂薪火相传,至今已有350年历史。

田瑞华说,同仁堂坚守和传承了“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两个“必不敢”古训,树立自律意识,形成精益求精的严谨态度。

“从两个‘必不敢’古训可以看出,同仁堂数百年来,围绕中医药这一核心,兢兢业业、谨小慎微的发展态度。”田瑞华说。

两个“必不敢”古训已经成为历代同仁堂人的制药原则和精神信条。如今,同仁堂的各处门店都在显眼处张贴着这一古训,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警示同仁堂人坚守诚信、精益求精。

1
田瑞华

仁心仁爱仁术 同仁堂的文化基因

仁心仁爱仁术 同仁堂的文化基因
https://player.v.news.cn/api/v1/getPlayPage?uuid=1_2f8bb84377bf417d89a42e771f249688&vid=c59f39d335ca7c853f7f6e673a93af98&playType=0

300多年的历史,沉淀了同仁堂数代人的心血、经验和人生智慧。

田瑞华坦言,同仁堂的发展历程其实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除了传承两个“必不敢”古训之外,还注重将崇高精神、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美德,熔铸于经营管理之中。

“这是同仁堂的‘仁德’文化基因。”田瑞华说。同仁堂注重“传承技艺、传承文化、传承人品”的核心价值,恪守传统制药方法,把传统文化的精髓“仁德”作为文化基因,传承“同修仁德,济世养生”的企业精神。

据介绍,“同仁堂中医药文化、传统中药材炮制技艺、同仁堂安宫牛黄丸制作技艺”相继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
田瑞华

锐意创新 把握时代发展脉搏

锐意创新 把握时代发展脉搏
https://player.v.news.cn/api/v1/getPlayPage?uuid=1_2f8bb84377bf417d89a42e771f249688&vid=86d5fd8f6652ba303f7f6e673a93af98&playType=0

在田瑞华看来,传承是老字号企业发展的职责和使命,创新是使老字号走得更远的重要手段。田瑞华说,同仁堂的发展是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交汇融合。“遵古不泥古,创新不失宗”是同仁堂人对创新的理解。

在现代制药方面,同仁堂在传承老工艺的同时,融入新技术和新设备。目前有100多条生产线,30多个生产基地,中成药、保健食品等中药相关产品1800多种。

300多年来,同仁堂流传下来一句古话:但愿世间人无病,哪怕架上药生尘。“养生预防,让你不得病是中医药的独到之处。”田瑞华说,研制中医药的初衷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将健康理念传递给人们,让大家不得病,心情舒畅。“作为同仁堂人,看到患者越来越少,甚至无人得病,那才是一件高兴的事情。”田瑞华说。

田瑞华
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0100700600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