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还是要学习

我们还是要学习

新华网首页时政国际财经高层理论论坛思客信息化房产军事港澳台湾 图片视频娱乐时尚 体育 汽车科技食品
中关村在创新的氛围、创新的能力、创新的基础和环境上,有很大的一个跃升。当然跟硅谷比,我们还是有很多方面有差距的,我们也还是要继续学习。
精彩观点
1
王文京

创业时最好的地方就是中关村

创业时最好的地方就是中关村
http://vod.xinhuanet.com/v/vod.html?vid=510448

那个时候在北京,在全国有一个地区,就是中关村,当时叫电子一条街,就一批科技人员在这边创办科技企业,这个事当时是一个很新鲜的事物,在北京在中国就形成一个焦点。

工作了几年之后,我也在思考自己未来长远的发展,后面我确定还是应该去发展实业。很多同事觉得不可理解,包括像我父母,你那么好的机关,为什么要离开政府机关?别人想进都进不来,你还离开这?家里人也不理解。我自己没有很高的收入,家里也不可能有什么特别的支持,那就凭自己的知识,凭自己的知识去创业,当时最好的地方就是中关村。

我记得我正在决定要离开的时候,还没有下定最后决心。正好1988年国务院批准在北京中关村设立咱们国家第一个科技园区,当时的名称叫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实验区。我记得很清楚,1988年的8月15号,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在北展剧场召开了一个正式的成立大会,会上正式宣布了18条鼓励科技人员、专业人员到中关村创办高科技企业的政策。听完以后,我当时就热血沸腾,我回去就写辞职报告了。当时政策感召对我还是有很大的触动。最后就下定决心,两个月后,就是10月15号,机关正式批准我可以离开机关,到中关村这边来办企业。

1
王文京

中关村的四个发展阶段

中关村的四个发展阶段
http://vod.xinhuanet.com/v/vod.html?vid=510452

中关村的发展从大的阶段来讲,40年基本上我们可以把它分为4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那个时候最主要的还是体制创新。就是打破原来科研院所纯国有的大院大所体制,来实现一种新的企业体制。那个时候除了一部分企业来做瞄准信息科技领域技术和产品创新以外,很多企业,相当比例的企业是做电脑和电脑周边产品的贸易,来挣的第一桶金。那个时候公司的影响力或者规模基本是区域性公司。

到了90年代,整个中关村从试验区改名叫中关村科技园区。整个地区的产业发展核心就是围绕产品创新来做,以产品创新为核心来发展自己的企业。这个时候这里面一批企业,也从区域性的公司变成全国性的公司。

进到2000年这个时代,中关村的发展又进入第三个阶段。这个阶段中关村这边成了全国科技创新的示范区。这个阶段整个产业的发展就在产品创新的基础上怎么产业化,形成更大的产业规模。到了2000年前后,风险投资一下在中关村的整个发展里面扮演一个极重要的角色,这就跟硅谷的发展模式很相像了。从产业特性来讲,从软件到了互联网,产业重心到了互联网。这时候就有一些公司,已经从全国领先公司变成亚洲领先的公司,股权激励这种新的制度创新也开始出现。

进到2010年之后,中关村发展进入第四个发展阶段,第四个发展阶段从全国科技创新示范区向一个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方向在发展。中关村这个地方不光在中国,在全球都越来越具影响力了,成为全球几大科技创新(中心)之一了。最核心的就是全球化,一批企业不光在中国发展,不光是打中国市场,准备去打全球市场。

1
王文京

改革开放后的发展超出想象

改革开放后的发展超出想象
http://vod.xinhuanet.com/v/vod.html?vid=509575

因为中国改革开放,所以我们高中毕业可以上大学。我是79级、83届的。那时候还包分配,但是即便包分配,你可以自己选择去你想做什么。整个国家的改革开放给我们这个时代的年轻人,你可以按照你自己的梦想,去做你想做的事,这是第一个感受。

第二个感受,30年走下来,感受到中国企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科技产业的发展,以及科技这种研发能力的发展、进步,这个是超出我们刚刚开始起步那时候的想象。我们中国人在科技创新、科技产业,最近几十年这种进步和发展,包括我们在全球的地位、水平、格局的改变,这两点我觉得感触是最深的。

1
王文京

中国企业基础创新能力越来越强

中国企业基础创新能力越来越强
http://vod.xinhuanet.com/v/vod.html?vid=510578

在软件时代,那个时候从中间件到数据库,到操作系统,到开发工具,基本上都是美国的公司垄断了。但是今天你会发现,因为今天整个产业的分层不一样。我们也具备了做平台服务的能力了,这个就是比原来在技术上往下又沉了一层。

那么原来在这一层,平台这一层都是用的欧美的产品,现在我们可以自己来做这个。那个时候像操作系统、数据库这些也是美国的公司和产品,但是今天我们合作的主导的厂商是阿里云、华为云。那么也就是说,本土的厂商已经在更底层、更基础的服务上逐步地成为主力的提供商,这个还是一个很大的变化。

中国企业的这种自主创新的路,我们坚持走了,走了这么多年下来,你会发现我们的基础创新的能力越来越强,我们涉足的范围也越来越深,越来越往底层去发展。

今天也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全球化的世界。我们需要合作,但是在合作的过程中你会看到中国本土的服务厂商,它在整个的市场里面慢慢地成为主导。

1
王文京

与硅谷比中关村还需要学习

与硅谷比中关村还需要学习
http://vod.xinhuanet.com/v/vod.html?vid=510451
硅谷历史上,它也是在全球创新里面最早的一个。它的这种积淀,特别在前沿科技上的创新,还是值得我们中关村的企业学习的。我们能够感受到,比如30年后的中关村跟我们刚刚来的时候,30年前的中关村,确实在创新的氛围、创新的能力、创新的基础和环境上,确实还是有很大的一个跃升的。当然跟硅谷比,我们还是有很多方面有差距的,我们也还是要继续学习。我觉得还是在最前沿的科技、创新这一块,我觉得这个方面,我们还是要学习。在应用的产品和创新上,应该说这块差距已经不是那么大了,一些方面我们已经开始超越欧美。但是可能在最底层和最前沿的一些科技上,这一块我觉得还是要学习的。
王文京
用友网络董事长兼CEO
0100700600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