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召开期间,我们村的全体党员、“两委”干部和村民代表在文化活动室集中学习。之后,村里的干部们召开全体座谈会,把十九大精神传送到每一个村民心中。同时,村里还有一个文化“慈孝情”演出队,通过文艺演出的方式来传达会议精神。“两委”党员大会、社员大会、文艺演出,从这三方面,让村民更多地体会十九大的精神,思考下一步如何增收致富。
目前慈母川村的主导产业是林果业,产出板栗、核桃、红果、杏等农产品,我们着力发展“三层立体循环农业”:空中养蜂采蜜,中层搞核桃、板栗等作物的种植采摘,林下种植木耳、栗蘑、杂粮等,形成特色农业发展模式。
村里从2008年启动果树改良,之后开始发展旅游业,改善村容村貌。2014年开始搞生态旅游,发展农家乐,到现在村里有十个民宿户,以前农副产品常常销售不出去,现在通过民宿户把客人吸引到村子里,他们走的时候就会买走一部分农副产品,让农民增收。有些农户自己有农院、有苹果,想经营产业,但自己不会经营。我们村委会和党支部两边讨论后,下一步要成立合作社,把村里林果这一块变现,流转到村集体,为合作社集体承载。林果如果个人销售不出去,就由合作社集体承担。
2018年村里成立了村集体旅游合作社,村民有富余劳动力的就在村子里的民宿就业,没有劳动力的人家中可以用闲置的房屋搞合作经营,统一管理。村民看到开民宿后收入确实大大提高了,现在对这些方式方法有了足够的信心。
慈母川村因汉钟离辞别母亲以济天下的神话故事闻名,传说八仙之一的汉钟离出生在这里,所以村子慈孝文化底蕴深厚。比如好媳妇、好婆婆、邻里之间互相照顾等等,这样的事情非常多。我们每年评出五好家庭,给予奖励。村里面的大事小事,基本上到了村委会就能解决了。有年迈老人的子女在外务工,得不到照顾的,平时就由村“两委”的干部来进行日常的照顾,比如老人生病了,我们开车带他们到县城、到市区看病。下一步,我们计划把老人集体供养起来,比如成立老年餐桌、温馨家园,这样让他们的子女更省心、更放心。每年的父亲节、母亲节、九九重阳节,村里都会组织大型活动,把60岁以上的老人聚到村委会,大家一起吃个团圆饭,聊聊家常。同时,每一个60周岁的老人过生日的时候,村委会都会给他们送生日蛋糕。
2017年我们被评为全国首都文明村,能得到这样的荣誉,我们很高兴。2018年我们想改善新民居,村里面的房屋大都是在六七十年代建的,已经老化了,下一步就是启动村里面的新民居改造,但是必须保留原有的满族风情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