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判团队承载重要使命 司法改革任重道远

审判团队承载重要使命 司法改革任重道远

新华网首页 时政 国际 财经 高层 理论 论坛 思客 信息化 房产 军事 港澳 台湾 图片 视频 娱乐 时尚 体育 汽车 科技 食品
“审判团队在整个司法改革的过程中承载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刘双玉,执行一庭审判员宁群日前做客“新华访谈”表示,在加强审判团队的建设上,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围绕司法改革做了很多有益探索。
精彩观点
1
刘双玉

审判团队建设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办好案、多办案

审判团队建设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办好案、多办案
http://vod.xinhuanet.com/v/vod.html?vid=529098

审判团队在司法改革中承载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从相关诉讼法、人民法院组织法等法律来看,审判团队还是一个比较崭新的概念。虽然法院在过去的工作运行当中出现过审判小组,但是其内涵、实质和现在的司法改革下的审判团队是完全不同的。在司法实践中,审判团队承载了很重要的历史使命,未来司法改革也是任重道远,三中院的审判团队建设也同样任重道远。

司法改革以来,三中院紧紧围绕最高人民法院在指导司法改革相关意见中提出的“办好案、多办案”的审判团队建设目标,推出了许多举措,包括健全人员分类管理,建立了新型审判权运行模式。同时,依据司法责任制对法官、司法辅助人员等提出了不同的职责要求,并将这些好的经验和流程固化。审判团队建设在注重流程固化的同时也要实现制度固化,比如法院组织法甚至是诉讼法的修改都应该考虑审判团队实际运作的人员情况和职责情况,使之成为审判权运行规范化的基础。此外,如何进一步探索审判团队在法院机构改革、扁平化管理过程中所承载的职责作用,使之符合司法规律的要求,是三中院在审判团队建设中需要进一步关注和实践的重点,也是未来的一个期许。

1
刘双玉

探索法官会议制度 落实司法责任制

探索法官会议制度 落实司法责任制
http://vod.xinhuanet.com/v/vod.html?vid=529096

三中院在审判团队建设上,做了很多探索。一是基本上三中院所有的审判业务部门都探索出台了审判流程管理的基本规则,这就使得审判团队的运行及职责分工有章可循。二是在辅助工作上,三中院也做了很多探索。比如三中院院庭长对法官、对案件的管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围绕司法责任制的落实,三中院探索了法官会议制度,在最高人民法院2017年司法改革典型案例中,三中院被选入典型案例并向全国推广。三是法官会议制度。当审判团队遇到重大疑难的审判业务问题时,法官会议制度为他们提供了智力支撑的平台,目前也成为三中院法官钻研业务、提升业务能力很好的平台。四是加强培训。司法改革以来,随着责任制的落实,大量疑难复杂案件涌入,法官司法能力的提升对于案件公平公正审理至关重要。三中院为提升法官职业能力和水平,举办了大量的培训。全院法官整体工作水平提升显著。

从2015年开始探索,目前,全院审判团队的运行基本走向良性循环。到2017年10月底,全院法官手中未结案的数量低于个位数的,也就是不到10件的,占全院一线办案法官的75%。

1
刘双玉

司法改革最核心的成果突出体现在审判团队建设上

司法改革最核心的成果突出体现在审判团队建设上
http://vod.xinhuanet.com/v/vod.html?vid=529095

司法改革当中最核心的成果体现,落实到法院工作当中,审判团队是最突出的。司法改革涉及到方方面面,不光是审判工作,整个体制包括工作运行机制、法官的责任制等等,它是由若干配套改革共同组成的。但是在法院工作运行机制当中,最终的体现、反映最深刻也最核心的,就是审判团队的组建和运行。这其中既包含人员分类管理,体现出员额制法官在团队中的核心作用,也包括审判辅助人员,即通过司法改革产生了法官助理这样一个新职务,还包括传统的书记员在团队中的工作职责和配合,这是三中院的人员分类管理的具体落实。

在这个过程中,三中院要体现司法责任制的落实,根据职责的不同,落实各个岗位、各类人员的责任,还要体现审判权运行机制的改革问题。在这样一个新型的运作模式下,各类人员的职责如何衔接,在人员总量没有变化、但人员构成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如何更大地发挥好效率,产生更好的生产力,这些司法改革的措施和方向,都是通过团队的运作最终实现和达到的。审判团队既承载着改革各项措施的落实,也承载着改革最终实现的希望。所以审判团队建设是重中之重。

2
宁群

团队运行高效,涉众案款发还最快七个工作日完成

团队运行高效,涉众案款发还最快七个工作日完成
http://vod.xinhuanet.com/v/vod.html?vid=530981

团队主要是讲究整体配合,像执行案件有自身特点。比如执行案件有涉众集体发还的案件。以前执行庭发还的时候,往往都是从庭室中临时抽调人员,临时组合的人员的配合默契程度不如现在的执行团队。现在的执行团队长期在一起工作,配合程度比较高。比如前一段时间我们团队发还了一个刑事案件的案款,案件涉及500多人,发还的案款有数千万。如果要是以之前的执行团队临时抽调人手效率相对来说就没有现在高了。宁群团队解决这起案件,从电话通知当事人到当事人来确认、完成发还手续总共只用了7个工作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总结归纳起来,宁群团队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办理的案件数量非常大,办理的是500万以下标的的执行案件和非行为执行案件,这是团队一个非常大的特点。团队承担了整个庭室中50%以上的执行案件。

二是,虽然团队案件多,但还是忙而有序。通过执行实施案件的特点,制定了执行案件的8个环节、22个节点。在团队中,法官通过对这些节点的审查和节点的监督对这些案件整体把握、整体推进。

三是,所有案件外出执行都集约办理。针对执行案件的特点:外出事项多,重复地点高,收案后由法官统一对这些案件进行梳理,要将这些案件需要外出执行的相同的地点或者是相近的地点都统一梳理出来,由法官助理集约去办理和执行。

四是,事务性工作由专人负责。比如像执行工作有很多文书起草、案款发放、节点录入、整理卷宗等都是有专人负责的,这样大大提高了效率。

2
宁群

司法改革 提升当事人获得感、社会满意度

司法改革 提升当事人获得感、社会满意度
http://vod.xinhuanet.com/v/vod.html?vid=529097
法官对案件统筹安排、集约管理,五名法官助理是执行事务的执行者。比如与当事人谈话、查扣财产、采取强制措施等这一系列是由法官助理来完成,而事务性助理完成的主要工作是节点录入、卷宗整理、司法送达等。三中院通过这种运行方式对案件并行推进。法官通过对这些节点的监督或者对节点时间段的掌握确保多个案件同时推进,这样当事人可以时刻掌握自己的案件情况,打消了当事人“选择性执行”的疑虑,也让当事人减少了“排队等候”的时间。同时,现在三中院实行案件信息公开。当事人要知道自己案件的信息,随时都能掌握,这样也打消了当事人对执行案件不公正、不公开的顾虑,当事人的获得感大幅度提升,社会满意度也大幅度提高。
1
刘双玉

繁简分流 得到最高人民法院认可

繁简分流 得到最高人民法院认可
http://vod.xinhuanet.com/v/vod.html?vid=530982
关于团队建设成果,数据显示,2016年,三中院的审判团队平均结案量是430件,2017年上升到467件,在北京市中级法院名列前茅。此外,繁简分流之下的团队建设也得到了最高人民法院的认可。在2017年的最高人民法院全国繁简分流工作经验总结会上,三中院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繁简分流示范法院的称号。在民商事审判领域,通过繁简分流下的审判团队建设,快审庭的审判团队完成了三中院50%的民商事二审案件,每年工作量达到7500件左右。其中2017年的审判团队结案最多的达到了1200件以上。
1
刘双玉

设置快审庭、精审庭 破解‘案多人少’困局

设置快审庭、精审庭 破解‘案多人少’困局
http://vod.xinhuanet.com/v/vod.html?vid=529099
审判团队在应对案多人少的审判困局方面取得了很好的实际效果。从2015年进行审判团队探索以来,三中院民商事快审审判团队每年要消化全院50%民商事二审案件。三中院每年的收案在22000件到23000件,其中75%以上是民商事案件。在民商事案件当中,二审案件又占到95%以上。三中院内部有一个总结,就是要抓住主要矛盾,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即将二审民商事案件消化好,就解决了根本问题,所以三中院在民商事审判庭中设置了快审庭和精审庭。精审庭和快审庭的团队根据受理案件的不同和任务需求不同进行了不同配置,以求发挥各自最好的效果。最终目的就是按照司法改革要求,团队建设要立足实际工作,多结案,办好案。
1
刘双玉

繁简分流成三中院审判团队建设最大亮点

繁简分流成三中院审判团队建设最大亮点
http://vod.xinhuanet.com/v/vod.html?vid=530982

立足于三中院整体的团队建设思路,执行审判团队的特色是繁简分流。三中院是一个比较年轻的法院,成立于2013年8月。其辖区的基层法院收案量比较大,三中院辖区内有六个基层法院,分别是朝阳、通州、顺义、密云、平谷、怀柔区法院。辖区法院中的朝阳法院和通州法院都是属于收案量巨大的基层法院。基于辖区基层法院的特点,三中院一方面在同级中级法院当中收案量属于最多的;另一方面,三中院成立时人员还没有满编就开始了工作,人案矛盾突出。基于这样的背景,三中院在2015年就开始探索有效的改革措施,应对人案矛盾压力。先行探索的就是在繁简分流上找突破口,不仅在执行领域,包括民商事、刑事、行政等审判领域,都以繁简分流作为突破口来进行审判管理和团队建设。

三中院不仅在庭室设置上繁简分流,同时在团队建设上也强调繁简分流,突出表现在团队人员配置、职责任务等都进行了相应的匹配,所以如果说三中院在改革的背景下,团队建设最大的亮点,就是繁简分流这项工作。

刘双玉
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
宁群
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执行一庭审判员
0100700600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